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4年06月1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在拥抱变化中找寻转型发展之路 基层动态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畅通生命通道 中标多个生态环境类项目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织密地灾防护网 筑牢群众安全墙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织密地灾防护网 筑牢群众安全墙

——山东局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中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纪实

□ 作者 田得龙 单 莉

地质灾害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中心地质灾害防治团队勇挑重担,全力开展地灾防治科学研究,不断加强地灾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宣传教育,先后牵头成立山东省非煤矿山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创建省应急管理厅非煤矿山隐蔽致灾评估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技能立身 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感谢党和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这么多年生活在采空区,睡觉都不踏实,这下好了,咱搬离了危险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2020年5月15日,烟台开发区潮水镇庄官村村民在搬迁现场感慨道。

由于历史上长期的矿业开采,庄官村居民区、农田出现了地下规模采空区,村民一直担惊受怕。接到采空区治理设计任务后,山东局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中心地质灾害防治团队一方面研究地质资料,另一方面走访村民、查清民采情况,历时数月完成设计方案。但是,过高的治理费用成为治理工程正常推进的主要制约因素。团队主动配合主管部门,与镇政府、村委会多次研讨治理方案,整理意见后提报上级部门,将治理工程变更为搬迁治理工程。在多方努力下,村民终于完成避险搬迁。

守正创新 主动拓展地灾防治领域

开展海洋灾害调查和监测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山东局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中心地质灾害防治团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拓展地灾防治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为提高海洋灾害防治服务水平,团队持续加大海洋地质专业人才引育力度,承担了省内多项海洋灾害调查和监测任务,在应对海洋灾害和沿海地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当地政府高度肯定和认可。

依托非煤矿山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团队将业务延伸拓展到金属矿隐蔽致灾普查治理领域,先后完成金矿等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10余个,通过空中勘查、地面排查、地球物理调查、钻探验证、井下调查、测试与试验等方式,重点对采空区、水文地质、地压、火灾、尾矿库坝体、防洪、排水系统等隐蔽致灾因素进行调查与评估,确定矿山主要灾害风险,提供灾害防治建议,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团队完成全省地灾风险普查评价、省级地灾防治项目、重大建设项目地灾评估等200余项,为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布局、地灾避让搬迁与综合治理、重大建设项目地灾预防等提供了重要基础依据。

立足公益 积极践行地质人使命担当

向受威胁群众发放地灾“两卡一表”

山东局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中心地质灾害防治团队突出公益属性,无偿开展地质技术服务,主动参与地灾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建设、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开展地灾隐患点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工作,密切联系各镇街及群测群防员,时刻关注隐患点险情变化,做到“平战结合”。先后助力“利奇马”“烟花”“梅花”等台风过境期间地灾巡查工作,无偿开展地灾隐患巡排查265次、拉网式排查9次、汛期应急调查21次、新增风险点勘查18次,对当地建设项目开挖山体形成的高陡边坡进行专项排查20余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团队还主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地灾防治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普及崩塌、滑坡等地灾发生的预兆和应急逃生知识,科普受众3000余人次,发放科普手册1000余册,向受威胁群众发放地灾“两卡一表”100余份,为提高群众防灾避险能力贡献了煤田地质人力量。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山东局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中心地质灾害防治团队将赓续“地质报国”精神,持续提升地灾防治能力,织密地灾防护网,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家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