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钻”甘泉
题记:他是一名一线地质工作者,足迹遍布全国崇山峻岭、沟壑阡陌;他高中学历,却学会了电工、电气焊、机械维修、岩性鉴定;他风餐露宿、敢为人先,用行动传承“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用坚韧和平凡诠释着对地勘事业的情怀和忠诚。
我叫刘现军,18岁参加工作,从钻工到班长、再到机长,四十二年里,参与的工程不计其数。
要说艰苦,以前的条件和现在没法比。记得1997年,我们承揽了陕西省永寿县的一口水井,这是国家“西北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的水资源勘探工程,是关乎大西北老百姓生活、生产的工程。该地区属于渭北旱塬,丘陵沟壑纵横、地层构造复杂,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那时候,当地人祖祖辈辈喝的都是下雨沉积的窖水,味道怪、杂质多。打出高质量的水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北人民生活、生产用水困难的问题。
施工地位于永寿县冯家庄附近的一个干涸的河底,铲车在河堤上推出一条斜坡,这是进场唯一的路。钻场条件很艰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们住的是老百姓废弃的窑洞,唯一的家具是一张土炕,一块彩条布就是门。起风时,外面沙尘四起,屋内尘土飞扬。“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冷风从门帘缝吹进来,直往人骨头缝里钻。我清楚地记得开始施工的日子是11月下旬,一场大雪使天气变得异常寒冷,北风卷着雪粒狠狠地甩在脸上,几天下来,同志们的脸都被风吹得布满口子,耳朵和手脚也被冻伤了。施工现场带着冰碴的泥路,踩上去咔咔嚓嚓地响,穿上厚重的劳保鞋,又把脚上冻伤的地方磨破了皮。
由于连续数天的降雪,通信、交通中断,钻机储存的煤用完了,菜也吃光了。大家踩着没膝深的雪去附近捡柴,最后连柴也捡不到了,废胶碗、破皮鞋,能当燃料的东西都拿来烧火做饭。没有菜,我们就吃储存的海带,炊事员田桂才师傅尽可能地变着花样做,或炒或炖或凉拌。一个钻机二十几口人,连续六七天就这么熬了过来。
当地的路都是依山而建,山高路陡,坡急弯多,交通极为不便。雪化后,道路更加泥泞。运输钻具的车辆到不了施工现场,为了不耽误施工,大家通力合作,抬钻杆、搬套管,二十几个人一起肩扛手抬,把宽2.2米、长4米 、重达七八百斤的马架子(运输钻杆的工具)搬到距离施工现场一里多地的汽车上。
恶劣的天气,艰苦的环境,锻造了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质队伍,大家充分发扬地质人担当实干的拼搏精神,从安装起塔、检修设备到抽水试验、终孔验收,各尽其能、人尽其才,整个施工过程全身心投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四个月的奋斗,我们在这片荒芜、贫瘠的土地上顺利完工了一口优质井,水量高达120立方米/小时。
这是一口施工速度快、涌水量可观、成井质量高的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合同和施工设计要求。这口井大大改善了当地严重缺水的局面,为永寿县百姓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水源保障,也是我们一线地质人为国家“西北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作出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