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1-0320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3年09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回忆奋斗在托克逊的青春岁月 火 候 你好,叠层石 在平凡的生活中披荆斩棘 月下猜谜 光热源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回忆奋斗在托克逊的青春岁月

□ 作者 李徐亮 (河北局物测队)

光阴如白驹过隙,岁月如流水落花。不知不觉,我已离开托克逊好几年。再次踏上西去的列车,看着窗外的景色慢慢变得熟悉,我的心情也从最初的兴奋中慢慢平静下来。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眼睛渐渐变得模糊,仿佛又回到那个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托克逊。

从8月底到第二年10月底,我和同事们在托克逊整整奋战了14个月。我们体验了托克逊春风的和煦、夏季的炎热、秋天的甘甜和冬天的寒冷,忍受着对家人的思念,完成了托克逊地籍测绘工作。

我对托克逊情有独钟,短短的14个月让我体会到她的美好与热烈,感受到了她的文化气息。

托克逊的风

早就听说托克逊有“风城”的盛名,真正到了托克逊,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是对它最好的形容。

夏天的风如热浪,一天中,即便温度最低的清晨,汗水也把人蜇得睁不开眼睛。秋天的风干巴巴的,每当秋风吹过,美味的葡萄干就快晾晒好了。冬天的风刺骨而寒冷,没有雪的寒风是最冷的,但是老乡家热乎乎的砖茶是暖心的。

长年的大风使公路旁的树都向东南方向一边倒,似乎在向到来的朋友致敬。每一棵弯弯的树身下,都有粗壮的树根,牢牢地扎在这片土地上。尽管野外环境艰苦,年轻的我们都带着梦想在这里扎下根来,努力推动项目开展。

托克逊的哈密瓜

四月,哈密瓜的小花刚刚绽开。这时候,能吹倒火车的风常常不期而至。对于哈密瓜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它只有努力地生长扎根、牢牢抓住土地,才能生存下去。

五月的托克逊,开启了高温模式。哈密瓜进入了快速生长期,一个个椭圆形的果实安静地躺在田里,抓住每一场雨水的恩赐,拼命地生长。

六月,哈密瓜到了成熟期,夏季的阵阵热浪伴随着哈密瓜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哈密瓜皮上的条纹,像我们在测绘工作中跨过的沟沟坎坎。一口口香甜的哈密瓜,就像我们历经磨难之后得到的一张张满意的图纸。

坎儿井的水

缺水的托克逊,拥有一座“地下长城”,那就是堪称奇迹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在吐鲁番的戈壁滩上,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个一个圆土包,它们像串起来的珍珠,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便是坎儿井的竖井。

在火焰山这样一个缺水的地方,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望着天山的雪顶,在没有先进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古人凭着顽强的信念,硬生生在荒芜戈壁的地下开凿出绵延千里的水渠,就像一条条血脉滋润着大地,孕育着人类文明。正因为有了坎儿井的水,哈密瓜才能如此香甜,人们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好。

坎儿井的涓涓细流中,倒映出测绘人从古至今不惧艰难的奉献精神。从遥远的雪山流入地下,从暗渠变成明渠,虽不知前辈如何测量落差,但是一条条畅通的水渠证明了他们的高超技艺。不论环境如何,测绘人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兢兢业业为祖国作贡献。

一代代测绘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幅幅壮美的图纸。年轻的我们,更要勇担使命,矢志建功立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多年后,回想起我们曾经吹着青春的号角,不顾一切翻山越岭、向着目的地进发的日子,我仍感到无比骄傲。青春如火,点燃奋斗的激情;青春如灯,照亮美丽的年华;青春如歌,唱响着我们光辉的岁月。

奋斗吧,青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