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08月0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政治·文化 一腔热血献给党  一心为公永奉献 从《中煤地质报》典型人物报道看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形象建构 煤田简讯 扎根之处是故乡

版面翻页
政治·文化
03

从《中煤地质报》典型人物报道看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形象建构

□ 作者 叶 静

典型人物报道是主流媒体开展正面宣传、引领舆论导向的主要方式,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作用举足轻重。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可以起到树立楷模、教育大众、引导思想的作用。写好典型人物报道是记者的基本功,除了表达与呈现要鲜活、生动、立体外,重点是写出个体的思想境界及其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就女性典型人物报道而言,其对于时代女性形象的整体塑造与建构、男女平等价值观的传播与阐释,以及女性精神世界的挖掘和展现,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中煤地质报》女性典型人物报道,探讨新时代煤炭(田)化工地质行业女性工作者形象的塑造和建构。

通过典型性建构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形象

人物的“典型性”,即该人物身上集聚了某种群体特性和时代特征。因此,在选择要报道的人物时,其群体代表性、时代标志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报道典型人物,目的并不是局限于人物本身,而是以这个人物为例子和载体,以点带面、窥斑见豹、微言大义,去呈现某种超越人物个体本身的普遍性、时代性。

以《中煤地质报》的女性典型人物报道为例,报纸在人物选择上强调主流性,重点关注在一线重要岗位上建功立业的建设者,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上作出表率的倡导者,以及走在时代前列、追求出彩人生的奋斗者。在人物稿件的采编上,强调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情感化,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通过提升女性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建构起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的崭新形象。

《中煤地质报》将女地质工作者定位为煤炭(田)化工地质行业的女主角,深入挖掘在各个不同岗位作出贡献的典型女性人物,呈现女性的奋斗人生,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上磅礴的巾帼力量,通过讲好她们的故事进而讲好行业的故事。

《中煤地质报》2022年5月26日刊登的《致力于为管道数据赋予生命的行者》,以“通讯+视频”的融合创新方式,讲述了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地理信息分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淑媛的故事。她是“陕西省劳动模范”,是同事眼中的“女强人”,是孩子眼里的“匆匆”过客,但在她看来,自己只是一名致力于油气管道信息化建设的普通从业者。“不管干什么,都有可能遇到困难,但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热爱,就要不惧挑战,尽最大能力把它干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个岗位赋予你的责任。”这部作品推出后反响不俗,透过文字和视频,受众不仅看到了赵淑媛精益求精的专注、孜孜不倦的干劲,而且感受到了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还了解了油气管道信息化建设这个相对陌生的专业。

“‘晖哥’人呢?哎呀,掉到山沟里去了!”当满身泥巴、手臂擦伤的“晖哥”被拽上来时,手里还紧紧地抓着罗盘——这是《中煤地质报》2020年12月10日刊登的通讯《“晖哥”》开头描述的场景。这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哥”,其实是一名女同志,她就是“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得者、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非常规能源技术中心主任张晖。文章紧扣标题,围绕“晖哥”这个称呼的由来展开叙述,通过幽默诙谐的笔触、细腻生动的描写,将一名顽强坚韧、乐观向上、不让须眉的女地质工作者形象跃然纸上。

通过先进性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两度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实现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张。

煤炭(田)化工地质行业因为工作环境艰苦,历来被认为是以男性为主的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地质工作者队伍,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新时代的煤炭(田)化工地质行业女性工作者既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男女平等政策主张的受益者,也是男女平等价值观和先进性别文化的践行者、倡导者。

《中煤地质报》在女性人物报道实践中,把先进性作为遴选人物、呈现人物的重要考量,把时代发展的逻辑和个人进步的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从人物的成长轨迹中揭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女性发展营造的良好环境,也注重从女性的奋斗、奉献中展示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追求性别平等,敢于创造、勇于担当、自信阳光的时代气质和精神风貌。

《中煤地质报》2020年8月6日刊登的通讯《“男同志能做的我一样能做”——记2019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十大人物”王红梅》,编辑修改稿件时,引用人物自然流露的话语作为主标题,不但体现了追求性别平等的意识,而且凸显了主人公作为女地质队长的职业身份。文章也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证明了“女同志照样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

女性自身的变革是与社会进步的轨迹同步的。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不仅仅是社会现实的呈现,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以往报道中塑造的女性典型人物往往是不能顾全家庭和事业两者的矛盾体,可喜的是,这种“刻板印象”正逐渐被打破。《中煤地质报》2022年7月11日刊登的通讯《孩子刚满月,她边带娃边做项目》中,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的闫晓文休产假时得知项目工期紧、人手少,主动请缨,把项目地形图拿回家,开启了一边带娃一边工作的模式,3个月后项目如期完工,她一个人竟然完成了项目1/3以上的工作量,带娃、做项目“一举两得”。2022年7月25日刊登的通讯《傲雪红梅印初心》中,主人公安徽省煤田地质局二队“资质达人”王永珍不仅是一位敬业乐业的“实干家”,更是一个温暖明智的“好妈妈”,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曾经高考失利的女儿在她的鼓励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收到了复旦大学的“保研通知单”。

新时代也是“她时代”。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在国家男女平等政策支持下、在半边天思想的激励下,持续接受教育、参与职场。近年来《中煤地质报》日渐增多的女性典型人物报道正是对这种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

通过故事性展现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精神世界

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的精神世界,既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传统本色、奋斗奔跑追梦的共同底色,也有基于人物性格、职业、经历等不同而形成的个体特色。做典型人物报道时,通过交心的采访、敏锐的观察,以及故事化的叙事,娓娓道来,方能打开人物精神世界之窗。

《中煤地质报》遵循新闻价值规律,在每年的妇女节或“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表彰时,主动设置议题,开展典型人物或集体的系列采访报道,深度接触人物、深入挖掘故事,让女地质工作者的形象更饱满、情感更真实。

《中煤地质报》2019年5月6日刊登的通讯《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的主人公是“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得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三八红旗手”李雪梅。记者对李雪梅进行了两次采访,并在写作过程中与其多次沟通,挖掘了她十几年地勘生涯中的多个小故事,文中多次通过对比表现出人物的特质。一是她身材娇小玲珑,说话温言细语,外表像个90后,很难与长年出野外的勘探队员联系起来;二是作为勘探“男人帮”中唯一的女队员,她并没有把自己当作“稀有物种”对待,野外工作中从不搞特殊;三是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但她多次强调自己“只是单位很普通的一员,是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一个微小的代表”。李雪梅精神世界里坚忍不拔的传统本色、敢于挑战的时代底色、勇于担当的个体特色,借助故事性细节化叙事,得以精准、立体、充分、通透地表现出来。

2018年11月19日刊登的通讯《跑出个样儿来,“李一跑”!》,标题中的“李一跑”让读者一开始就产生好奇。文中也通过诸多细节,将主人公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李银真的日常工作描写得十分传神。如“她微微侧抬着头,带着一丝女性的含蓄”“一个小本、一支笔,李银真把看到的、听到的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回到项目组再总结、提炼、运用、创新”,这些对她工作状态的描写,让读者在“跑”这个动态之外,看到了她对工作的无比用心,也进一步了解到李银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

通过对《中煤地质报》近年来女性典型人物报道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报道从女地质工作者工作生活的大环境着眼,从采写编辑的一字一句等小处入手,给新时代女地质工作者以正确的定位和描述,对建构其鲜明真实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促进行业中女性工作者的发展进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是记录煤炭(田)化工地质行业“她时代”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新媒体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