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人的“奇幻”之旅
你可曾坐过一直向下的“电梯”?不断地向下、向下、再向下,像是坠进了“深渊”,仿佛远离地表,去往世界的“另一端”。它不似张家界的百龙观景电梯,66秒看尽奇绝风景,也不似118层的上海中心大厦电梯,快速上升遍览都市繁华,那是从未感受过的阴暗潮湿,是真的通往地表之下、地球深处、地层水渗漏的矿。
在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承揽的首钢马城铁矿-480水平充填倒段硐室充填钻孔工程现场,我们经历了一次不断“下行”的奇妙旅行。旅行开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仔细穿戴好防砸背甲、防尘面罩、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等必备的安全用具后,我们乘着罐笼,开始了此次“奇幻”之旅。
下矿的体验,让我们与地球来了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儿时的疑问:“地下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此刻有了清晰的答案。我们幻想过很多地下的场景,但在真正到达的那一瞬,只感觉压抑。抬眼望去,这里的世界是岩石爆破后被切削的模样,深邃的窄路通向很远的地方。极目远眺,便是黑色电线的延伸,以及各种管道的铺设。走进蜿蜒曲折的巷道,发觉这里真是巧夺天工的“地下迷宫”,让人难以记住来时的路。因为渗漏在坑洞中的“水患”,我们只能蹚着深水在巷道中前进,一不小心就会被不起眼的石子或泥坑绊住脚步。走在深暗的巷道中,我缓慢抬头,只看到大家佝偻的背影、沉重的步伐。就这样过了很久很久,大家才走到-480水平充填倒段硐室施工现场。
罐笼载着一行人继续向下,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停止在-840,此刻我们到了更深的地方。比-480水平面更加不流通的空气、巷道里弥漫的难以描述的味道,让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更加沉闷。打开罐笼门的刹那,稀疏昏暗的灯光、狭窄的通道映入眼帘,使我们不自觉地泛起紧张的情绪。钻机现场的轰鸣声和施工中的调度对话,在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机器散发出的高温和地温梯度的变化,让施工现场的温度急剧升高,一度达到30℃以上,和地表的气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岩层渗漏出的地下水使现场环境十分潮湿,大型风机促成了局部空气的快速流动,“从上到下”的几十分钟里,大家快速感受了一遍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此刻,我们已经完全融入这种氛围,与身边的前辈同行,穿着早已湿塌的工装,伴着烈烈高温,向着地球更深处施工作业。
矿灯的光芒仿佛幻化成点点星光,照亮了钻探作业的“荆棘之路”,专业人娴熟的技能、丰富的经验是一路披荆斩棘的制胜法宝。从地表到-480水平面,再到-840水平面,对我们来说是一趟新奇而又紧张的旅程,却是四队钻探人再普通不过的平凡日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作为四队人,我们要敢于做先锋,勇于直面艰苦的环境和技术难题,始终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让创新成为实践项目的点睛之笔、稳航之舵,用青春与汗水浇筑信仰力量,用智慧与意志谱写时代篇章,为服务矿山建设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