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1-0320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5年01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铆足干劲抓开局 奋勇争先不停步 项目大看台 摄影报道 青海东台水上钻探项目进展顺利 幕后先锋 煤勘后盾 —— 记山东省矿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紧急拉练暨技能竞赛指挥员第一名张战立 总局一局集团中联煤神府项目 完成1500米水平钻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选择地质 无怨无悔

—— 记山东省矿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紧急拉练暨技能竞赛指挥员第一名张战立

□ 作者 赵 欣

张战立是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一名80后高级工程师。他2005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学院,工作20年来一直坚守在野外一线,多次挑大梁担任项目负责人,实现了把青春奉献给地质事业的梦想。 

苦干实干

初生牛犊不怕虎 

参加工作之初,张战立被分配到电法队工作,他主动要求去野外参加勘探项目施工。在施工现场,他积极向同事请教,虚心学习;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将电法勘探理论和技术规范熟记于心。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电法勘探技能,快速担负起电法勘探工作任务。

张战立身材并不魁梧,但一到工地就全身充满了能量。2006年,他在条件艰苦的新疆戈壁滩干了8个月测量工作。提起那次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测量人员把测量基站架在最高的山上,仪器、午饭和水都是背上去的。11月的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北风呼啸,到中午吃饭时水都冻成了冰,馒头冻得梆梆硬。就这样,我和同事们都咬牙坚持着,直到项目结束。”

张战立始终坚持“学为所用,用中求学”的工作态度,从项目踏勘、设计到现场施工,从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到成果报告编制,他坚持在多个项目中磨炼自己。经过了一段时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累,他具备了独立承担电法勘探任务的能力,成为电法勘探技术负责人。 

攻坚克难

开创项目新领域

20年来,张战立每年至少参与五六个电法项目的设计、施工及报告编制工作,组织、参与了内蒙古母杜柴登煤矿、潞安集团古城煤矿和五阳煤矿等施工面积超过10平方千米的大型电法综合勘探项目。2008年,他组织施工了物测队首个井下超前探项目,将物探业务由地面拓展到井下;2009年,他组织施工了物测队首个井下综合勘探项目,进一步拓宽了业务范围;2024年,他在新疆组织施工了物测队首个地空电磁法项目,再次提升了业务技能。

历经多年磨炼和积累,张战立已成为电法勘探的行家里手,参与的项目包含常规直流电法、TEM、CSAMT、AMT和MT等多种方法,涉及煤田电法勘探、井下物探、铁路公路隧道选址、采空区(溶洞)治理、金属矿地质调查圈定靶区、污染物勘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施工项目遍及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云南、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奉献地质

不负韶华不言悔

张战立担任项目负责人多年,始终保持着开拓创新的热情,积极承接新项目,研究新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编制的多项报告获得省地球物理协会和山东局科研创新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连续两年被单位评为“五小”创新能手。

张战立作为电法勘探项目负责人,不仅承担了各种重要项目,还继承了物测队“以老带新”“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新人进行技术指导。在单位组建应急救援队伍之初,张战立就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各种应急演练,提升自身应急物探技术能力,并担任应急救援队指挥员,指导队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和竞赛。2023年,他以技术指导身份参加了“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地勘系统应急物探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2024年,他以指挥员身份参加了全省矿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紧急拉练暨技能竞赛,取得团体一等奖和指挥员第一名的佳绩。

面对取得的成果,张战立谦虚地说:“我是幸运的,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单位领导的帮助和鼓励,离不开整个团队的日夜苦战和默默奉献,对此我充满感激。从事地质工作虽苦,但我从不言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