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1-0320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5年01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老红军给我们送绿豆汤 传统文化的璀璨华章 光热源 邂逅初冬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老红军给我们送绿豆汤

□ 作者 鲍力知 (中化局湖南院)

在我数十年的地质生涯中,经历过不少难以忘怀的事。其中印象最深刻、令我永生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我的老领导、老红军给我们送绿豆汤。

那是1971年,在贵州从江县西山区的翠里公社,当时我所在的贵州有色物化探队,根据1967年普查组提供的线索,经过三年努力,用地质结合化探的方法,发现了铜矿化异常,需要打钻验证。

打钻就得用钻机。把钻机运到大山上,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钻机及其附属设备,需要装好几辆大汽车,当年只有砂石公路,先从队部运到从江县城,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卡车至少要跑三天。然后装船,沿着从江河(柳江上游的支流)顺流而下(那时我们地质队向当地订制了一艘大木船,自己安装柴油机改成机器船),经几十里水路运到西山区,再由人工把钻机等设备抬到翠里的大山上。

抬设备上山那天,正值春夏之交,艳阳高照,微风和煦。一大早,6点不到我们就起床了,草草吃过早饭,立刻从住地翠里赶往西山。一路都是下坡,30多里山路我们只花了两个多小时。

到达西山已是8点多钟,我们物化探组和地质组的技术人员负责抬水泵,柴油机、钻机等笨重机器则由安装队的工人师傅们抬。钻杆、水管等零散物件由个人扛,体力较强的一人扛一根,较弱的两人抬一根。

9点多钟,各路人马纷纷起肩上路,于是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进着数拨人数不同、穿一色工作服、或扛或抬的搬运队伍,延绵数百米,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抬着水泵的八个人,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像一只横行的螃蟹,二十多人抬着柴油机,像一条多足的蜈蚣。

不知什么时候,抬钻机的队长领头喊起了号子:“同志们呐!加油干呐!嘿佐!嘿佐!为了国家,找铜矿呐!嘿佐!嘿佐!”嘹亮的号子声响彻山野,悠长的回声在山谷中反复回荡,经久不息。

10点多钟,队伍来到一处夹着小块平地的缓坡,大家纷纷放下重负歇息,各自擦拭汗水,补充能量。男子汉脱下早已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拧去衣服上的汗水,展示强健的肌肉,夹着野花香的暖风,吹在身上格外舒服。

正当大伙休息,有的喝水抽烟,有的谈天说地的时候,只见远处翠里方向的小路上,悄无声息地来了三个人。走在前头的人挑着一担木桶,扁担在肩膀上晃晃悠悠的,中间的人扛一把锄头,后面那人拎着一把铁锹。

等他们走近,我们才看清,走在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公司领导陈嘉琛,一位1935年参加红军的老革命。那年他50多岁,头发花白,腰板挺直,脸上的皱纹刻画着他爬雪山、过草地、打敌人经过的枪林弹雨和遭受风雪饥寒的岁月。只见他挑着一担木桶,一桶盛着热气腾腾的绿豆汤,另一桶放的瓢和碗,晃晃悠悠地向我们走来。后面二人是公司管钻探的技术员,他俩不时挖一锄土、铲一锹碎石,把路上的坑坑洼洼填一填、垫一垫,好让抬重物的队伍安全通过。

老红军来到我们中间,放下担子,大声招呼道:“大家快来喝绿豆汤呀!又防暑又解渴!”我们走到木桶跟前,接过老红军舀来的绿豆汤,你一瓢、我一碗地喝起来,纷纷夸赞老红军熬的绿豆汤,又甜又香又糯。老领导站在我们中间,语重心长地叮咛:“抬重物千万要注意安全!累了途中可以换人,轮流上阵。抬的人必须齐心协力,避免扭了腰、伤了腿。”关爱之心,了然可见。

喝了老红军送来的绿豆汤,听了老领导的叮嘱,参加搬运的地质队员们干劲倍增,继续起肩上路。老红军挑着空桶,走在队伍旁,为我们加油鼓劲。威武雄壮的号子声再度响起,穿透茂密的树林,在群山中回荡。

老红军给我们送绿豆汤的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但就像发生在昨天,仍然历历在目,令我难忘。他不顾年事已高,拖着伤病之躯,挑着绿豆汤,跋涉在崎岖山路的形象,永远刻在我心中,成为我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