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戈壁探水记
近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承担的内蒙古某煤矿采空区积水探测项目竣工,形成的物探成果、采空区积水调查、老空区水害评价等三个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项目经理王家琪回忆起艰难的施工过程,感慨道:“这次施工的难度的确超出想象,但是对长年在野外施工的地质队员来说,只要能探明矿区水患,完成勘探任务,即使再难再苦也值得!”
踏勘 打好前站
该项目施工区位于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的戈壁滩上,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工区范围内有农田、村落、矸石山等地物,施工环境相对复杂。
项目进行踏勘时,正值夏季,王家琪带领技术人员冒着38℃左右的高温,全面了解项目施工区域的地貌特征及准确范围。区域内东南位置地势起伏较大,驾驶皮卡车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小路上行驶,上下颠簸、左右摆动,他们被摇晃得头晕、恶心,但没有一个人要求停车休息,大家强忍着不适,围绕施工区域行驶了20多公里,边行进边在颠簸的车里记录数据,终于掌握了工区的全面情况。
项目部不仅对工区内的山坡、河沟、荒漠、农田范围进行了详细标注,还记录了大部分高压输电线路的走向情况。同时进行了瞬变电磁法试验工作,确定了野外数据采集参数,提交了《采空区积水探测项目物探试验总结》,为全面展开勘探工作打好了前站。
勘探 雨中战斗
大漠戈壁滩的夏季,天气变幻莫测,像个顽皮的孩子,时雨时晴。暴雨频发,汹涌急速,短时间内降水量剧增,在山区施工时如遇汇流而下的雨水,将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因此,项目部制定了完备的雨季施工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为人员和设备配备防护器具,并多次进行暴雨天气应急演练,保证人员迅速撤离、车辆迅速驶离低洼地带,保障了安全施工。
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滩上植被稀少,雨后的烈日火辣辣地烤在身上,对施工人员更是一种考验。项目部果断调整了作息时间,采取早出晚归、中午休息的工作策略,保证了施工效率。项目部全体人员顶烈日、冒急雨,历时34天,以平均300点/天的速度高质量完成了采空区积水探测项目的数据采集任务,打了个漂亮仗,圆满结束了野外战斗。
竣工 战果丰硕
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部内业组回到单位来不及休息,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数据处理、解释及报告编制工作。那段时间,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多是常态。王家琪是个倔强的小伙儿,发着高烧,一边打点滴,一边还在编纂着报告的文字部分,在完成资料解释和报告编制工作后才肯去住院;技术人员王书伦工作起来争分夺秒,每天下班把上小学的孩子送回家,再赶回来继续工作;还有冒我冬、张雄、张吉德……这些资深的物探技术人员无惧艰难、敢于担当,成就了项目的圆满竣工。
项目部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法对煤矿采空区进行了精细探测,圈定了直接影响生产的含水层和富水区域。在此基础上,对矿井老空区积水进行了细致调查,结合采区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老空区水害评价分析,提交的物探成果报告、采空区积水调查报告、老空区水害评价报告,赢得专家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了评审,为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为矿山安全生产贡献了煤田地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