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4年06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要闻版 学习进行时 以绿色科技创新“蓄能”新质生产力 总局两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千帆竞渡: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 纳米比亚前总统调研江西中煤承建的中国援纳米比亚首都新机场公路项目 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  召开深化战略合作暨境外业务交流座谈会

版面翻页
要闻版
01

陕煤地质集团:

以绿色科技创新“蓄能”新质生产力

□ 作者 党飞航

陕煤地质集团两项科技成果参展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近日,经自然资源部遴选推荐,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提取煤焦油和中深层地热能U型对接井井下换热技术两项创新成果参展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创新成果展。其间,科学技术部相关领导专家到项目成果产品和模型展位视察,并对陕煤地质集团敢为人先、重点研发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这是继今年4月参展“第八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暨秦创原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后,陕煤地质集团创新成果再次集中展示。

今年以来,陕煤地质集团按照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3+N”科技IP产业集群部署,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的科技领头羊作用和“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优势,加快实施“11563”战略,积极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以绿色低碳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富油煤及地热能等新质生产力重点培育领域喜报频传,培育形成支撑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推动绿色开采科技创新,构筑新质生产力战略支撑

近年来,陕煤地质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及“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战略部署,坚持院士引领、国企担当、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依托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发挥“秦创原”创新优势,在陕北大保当井田率先开展了富油煤原位热解开采试验研究。

经过3年产学研联合攻关,2023年9月,陕煤地质集团首次打通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工艺流程;10月,成功提取全球第一桶原位热解焦油,实现煤田采油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今年1月,在陕北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先导性试验项目成果发布会上,100余名专家及嘉宾共同见证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热解煤焦油面世。该成果为“原位可开采,煤海变油海”目标的首创探索,为立足国内资源禀赋特征增加油气供给探索了新途径,也为煤炭低碳绿色开采发展提供了新方向。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加速构建新格局 绘就西部发展新图景”报道中,播出陕西省成功提取全球第一桶原位热解煤焦油新闻,成为陕煤地质集团致力于地勘与绿色开采科技创新的生动注脚。

紧抓能源结构转型机遇,释放新质生产力强劲动能

眉县城区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机组

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陕煤地质集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动探索能源结构转型新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地热能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作为发力点,聚焦打造陕西省地热能领军企业目标,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强劲动能。

2月初,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陕煤地质集团眉县县域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成功入选。5月,集团牵头编制的陕西省地方标准《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开发利用术语》(DB61/T 1808-2024)发布实施……

眉县城区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以地下1000~1600米深、42℃~52℃的地热水为主要热源,采用“地热能梯级最大化利用+大温差热泵机组+燃气锅炉调峰补热”的多能互补形式,为眉县城区居民提供冬季清洁采暖。项目首次提出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区域能源站整县制改造的“眉县模式”,采用“整体规划—勘查—设计”一体化区域能源替代模式,实现地热水利用流量最大、提升温差最大、单机热泵功率最大3项陕西省之最。目前,该项目供暖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兑现了眉县城区每年减少用标煤4.05万吨、二氧化碳10.94万吨、二氧化硫344.29吨及减排氮氧化物299.73吨的生态目标,实现了眉县城区清洁化供热全覆盖,也使“眉县模式”在省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厚植创新团队资源优势,做好新质生产力源头支撑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陕煤地质集团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不断创新模式、主动作为。依托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先后组建了自然资源部新型能源勘查开发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秦创原地热能高效利用“科学家+工程师”创新队伍,获批建设了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地热资源勘查与低碳利用校企联合中心。

4月13日,陕煤地质集团依托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基地,持续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与平台,开展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其中,首次提出的中深层地热U 型对接井和高温钻探新技术,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次提出的大型地埋管群设计优化、岩土温度场立体监测、分区智能控制等方法,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催生高水平成果运用,推动陕煤地质集团发展提档升级、创新蝶变。目前,集团地热能开发利用形成了4个国家级示范项目,支撑了渭河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20余个大型供热、制冷项目,供暖、制冷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产生经济效益10.43亿元,每年减碳量为16.25万吨。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随着传统产业迭代转型的新蓝图渐次铺展,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陕煤地质集团将依托绿色科技创新“主引擎”,“蓄能”新质生产力,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陕西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