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4年05月3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解锁高质量发展人才密码  答好地质找矿突破时代答卷 宁夏煤层气勘查再传捷报 安徽机电技师学院顶岗实习双选会成功举办 以初心铸匠心 基层动态 阅读地球深部的“信件”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山东局研究院:

解锁高质量发展人才密码 答好地质找矿突破时代答卷

□ 作者 董晨光

科技人才是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撑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发展的关键。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扛起“地质找矿、地质服务、地质科普”三大职责使命,锚定“建设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地质科研院所”发展目标,全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快引育地质工作急需的紧缺科技人才,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创新四位一体模式

着力构建人才引育“新高地”

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根本任务在于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新形势下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核心支撑。

山东局研究院持续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载体,连续创建“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室”“博士后创新基地”“科研创新中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秉持“平台聚才”思维,依托“院士工作站”,引进3名进站院士和5名客座院士及团队;依托“专家工作室”,柔性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业内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省级高层次专家8人;依托“博士后创新基地”,引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博士和博士后25人;依托“科研创新中心”,集聚整合院内外专家和科研技术骨干近50人,培养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获得者等20余人。成功打造了“一站一室一基地一中心”四位一体的人才引育模式,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和科研创新力,构建了“院士—专家—博士—技术骨干”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梯队。

出台人才政策

筑巢引凤打造良好人才“生态圈”

地质行业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寻找矿产资源,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人才引育困难。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软环境,才能引进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地质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作为科研院所,山东局研究院更加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薪酬保障、住房保障、服务培养、创新发展等方面入手,建立了“引进—培养—服务—保障”立体化引才育才制度体系。实施薪酬激励计划,向高层次人才和科研人员倾斜,鼓励人才创新创造。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专题研究院士、特聘专家等领军人才薪酬待遇。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打造舒适办公环境,提升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隐形竞争力。通过强化人才培训、交流、继续教育等方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近年来相继出台《特聘专家管理办法》《博士“揭榜领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人才周转保障住房管理办法》等人才政策,从院士到专家再到优秀博士毕业生,都有与之匹配的制度,提升了各类人才在研究院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了拴心留人的“生态圈”。

推动科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协同育人融入社会发展“大循环”

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选择,是发挥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保障。深化科教融合理念、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无论对于高校还是科研院所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山东局研究院探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以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建设为抓手,跳出单位人才培养的“小圈子”,“走出去”积极推进与高校的深度合作,鼓励单位有丰富地质经验的技术专家进入高校课堂,选派8名高级职称专家到高校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同时,“请进来”聘任6名高校教授到研究院担任特聘专家,邀请近20名专家教授来院开展“名师讲坛”“泰山地质大讲堂”。依托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基地,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10余名博士和博士后,联合组建20多个协同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和技术骨干,实现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构建动态化科研团队

人才赋能深耕科研沃土“结硕果”

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最核心的位置。在有效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科研团队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局研究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结合地质行业发展实际,探索实施“重大科研项目+院士专家+博士创新人才+青年技术骨干”的动态化创新团队体系建设。团队建设以院士顶尖人才领衔、以高层次专家为指导、以博士和博士后为创新主体、以青年技术骨干为业务主体,依托承担的重大地质科研项目,积极发挥团队效能,围绕制约找矿突破的成矿理论、“卡脖子”难题、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经过不懈努力,创造了“禹城式”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模式,提出了深覆盖区富铁矿“四级渐进”找矿方法,系统构建了深覆盖区富铁矿找矿理论体系,开展了多尺度、多维度矽卡岩找矿预测,率先在齐河-禹城地区发现富铁矿,开辟了我国富铁矿找矿新方向,取得一批高水平地质找矿创新成果,获得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大进展。建设的“深覆盖区富铁矿科技创新团队”等5个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级、省级创新团队奖,依托创新团队柔性引进和培养了多名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形成了人才建设和科研攻坚良性互动、正向反馈的有效机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