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4年05月2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踏碎坎坷荆棘路 大山英雄(外一首) 钻杆吟 光热源 夏日韵味 西夏烈风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踏碎坎坷荆棘路

——读《直面人生的困惑》有感

□ 作者 华 野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文圣人这里所说的“习”,不仅是指要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实习和实践了。孔子周游列国14载,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顽强不息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在这五月繁花落的初夏之夜,我手捧郭继承的《直面人生的困惑》一书,在台灯下细细品读着,游览书中的世间山水,领略文中的人生风景。

《直面人生的困惑》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继承所著,全书分为“直面人生的困惑”和“何以‘安心’——对信仰问题的沉思”两部分,共35篇文章。郭教授通过自己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论证了一个人生真谛,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要确定人生的坐标,成为一个成功者,就应该君子务本,多读书、读好书,在书本和生活中辨清人生的迷茫和困惑,提升自己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勇敢地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

粗略读了一遍《直面人生的困惑》后,便觉得这是一本有思想深度、文化厚度且励志明理的好书。它告诉广大读者,不要整天抱怨命运不济,遇到一点挫败就怨天尤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从本质上说还是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这个人面对苦难时是否能够百折不挠,在事业顺风顺水时是否能够戒骄戒躁。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人不怕困难、不惧艰险,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

《直面人生的困惑》一书的开头部分有一篇名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文章,读后令我深有感触。此文在讲述了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等多个中外历史典故后,讲到了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1928年,朱德率湘南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准备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为了迎接朱德的到来,天不亮就下山,步行几公里到龙江书院迎接朱德。在欢迎大会上,当毛泽东上台发表演讲时,台子忽然塌了。这情景让战士们心中一惊,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正当大家错愕之际,朱德大声说道:“同志们,朱毛会师,台子坍塌,这说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台子塌下去,说明旧的环境成为历史,从今天起我们要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闻听此言,台下的战士们掌声雷动、群情振奋,这一刻大家从心底认定,朱毛会师一定会为中国革命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读罢这篇文章,我更加坚信每个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台子坍塌,无非是因为时间仓促而没能建造结实,但怎样看待这一客观事实、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却因人而异。所以,事在人为,命自我立,任何人的命运,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创造的!命运之神从和人们相遇的那一天开始,便向着勇敢奋斗者这边发生了无法阻挡的倾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亿万华夏儿女中的一员,我们要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智慧和力量。当然,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阳关大道,总会有岔道和沼泽,如果分不清方向、理不清思路,就会误入泥潭、迷失自我,甚至被邪欲和贪婪迷惑而无法自拔,反算了卿卿性命。如果我们面对荆棘密布的泥泞小路时能够坚定迈步向前,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勇敢挺起胸膛,那么我们就是人生的赢家!

最是书香能致远,真心希望那些和我一样读过或正在读《直面人生的困惑》这本书的朋友能以此书为伴,让书香润泽心田。在静心读书、细心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压力山大”的困难,以及无法跨越的天堑都已烟消云散。也正因为有了书的陪伴,我们才会感到生活不只有苦和累,还有诗的远方和收获的甘甜。

最后,让我以德国杰出音乐家贝多芬的一句名言作为本文结尾,并以此与大家共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