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嶙峋矿坑”到“春日花海”
重庆地研院巴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取得突出成效
本报讯 随着春光渐浓,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负责的“巴南龙洲湾街道红炉片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设计项目”所在地成为花的海洋,吸引了诸多游客打卡观光,并被多家媒体报道。
修复前
修复后
该项目位于重庆巴南区典型的集中连片废弃矿区,涉及6个废弃矿山,占地618亩,紧邻当地乡村的人口聚居区。2017年,重庆地研院按照全域规划、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的申报思路,成功助力巴南龙洲湾街道红炉片区矿山生态修复成为重庆市首批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试点之一,并随即开展治理工作。
治理初期,矿山区域内基岩裸露、坡高不稳,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重庆地研院坚持“地质安全消除、矿坑渣土消纳、人居环境改善、融合产业发展”的矿山治理理念,为废弃矿坑提供了近300万立方米弃土消纳服务,就近缓解城市弃土压力、促进城市更新,并在填平的矿坑中设计种植了具有经济与观赏价值的油菜花,促进当地村民在项目建设及后续经营中实现就业和增收。
该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是对自然资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描绘了一幅“人-矿-地”和谐发展的新画卷。
邓朝松 丁小舒 朱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