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三八”钻机的姑娘们
为了充实钻机一线工作力量,积极参与丰沛铜勘探会战,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江苏煤炭地质局前身)于1974年、1975年先后3次在职工子女中招收新人,其中有一批十六七岁的姑娘。
1976年年初,二队组建了“三八”女子钻机,编号为207钻机,共有女职工29人。让姑娘们当钻工,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在全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三八”女子钻机筹备工作由德高望重的老钻探工人徐宗盈负责。钻机配备了作风正派、技术过硬的退伍军人王桂本任机长,曹瑞圣任政治指导员,还配备了6名师傅,负责跟班“传帮带”。从原江苏省燃化局地质勘探队调来的科级女干部尹绪华和地质科新分来的工农兵女大学生也下派到“三八”钻机,同女钻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1976年3月8日,二队在铜山县李庄勘探区马庄工地召开“三八”钻机命名大会。钻探工地春意盎然,大家热情高涨,姑娘们身穿蓝色工作服,英姿飒爽地排列在钻塔下,并留下了宝贵的合影。姑娘们被分成三个班,每班八九个人,王开英、王智秀、马秀华被选为班长。
“三八”钻机建立初期,钻机领导和跟班师傅十分关心爱护姑娘们,重活、累活、脏活不让她们干,只干一些辅助性工作。那时,姑娘们虽然满腔热情,一心想把工作做好,可啥也不懂,啥也不会,有劲儿不知往哪里使,经常出现师傅累得满头大汗,大伙儿急得团团转的现象。此后,钻机经常利用学习日进行技术和安全生产教育,师傅们讲授业务知识,手把手教她们操作,耐心细致地“传帮带”。每个姑娘都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大胆实践,坚持上班练、下班练,终于学会了操作升降机、爬井架、把井口、挂滑头、调和泥浆等技能,而且大部分人能操作自如。同时,她们还慢慢摸索掌握了取芯技术,确保了煤芯采取率。每当姑娘们把地下的煤芯取上来时,都高兴得像绽放的花朵。
有的姑娘力气小,上下钻具拧大牙钳时,需要几个人一起用力。压管子时,有时一压便被喷一身泥浆,但是大家毫不在乎,擦擦眼睛继续干。每次钻机搬迁,姑娘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劳动,提前在新孔位挖好泥浆池,搬家时齐心协力、人拉肩扛,经常是当天搬家,当天开钻。
“三八”钻机的姑娘们年轻好学,吃苦耐劳,克服了想家、怕走夜路、水土不服等困难,很快便适应了野外一线生活,熟练掌握了勘探技术。古人云,巾帼不让须眉。别小看这些年轻姑娘,她们个个给力,不论寒冬还是酷暑,她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终日苦战在钻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三八”钻机的刘爱莲、于建敏一步步成长为副机长,有的姑娘还加入了共青团。
1978年11月的一天,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在二队徐州李庄工地201钻机举行“三八”钻机女钻工技术操作比赛,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的“三八”钻机各派出一个班参加。比赛场地红旗招展、人声鼎沸,二队派出了7名女钻工,由副班长李相琴带队并亲自把井口。通过下钻、提钻、取芯、记录等环节评比,二队“三八”钻机获得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三八”钻机组建三年多时间,经过锻炼和提升,真正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女钻工队伍,多次被评为先进钻机。事实证明,“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够做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做到。“三八”钻机的姑娘们为丰沛铜勘探会战出了力、流了泪,为精查李庄地下煤炭资源做出了贡献。
1979年以来,国家对地质勘探规模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动钻机逐年削减,1979年10月“三八”钻机被削减下来。“三八”钻机解散后,姑娘们大部分被安置到机厂、安运队当技术工人,少数人当上了地质描图员、器材保管员、食堂炊事员、机关打字员。之后,这些当年的女钻工大都成了各岗位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几年后,她们有的嫁给了本队的年轻男职工,组成了名副其实的“勘二代”家庭。
岁月匆匆,一晃40多年过去了,当年“三八”钻机的姑娘们如今都已年过六旬,步入两鬓斑白、儿孙绕膝的行列,但在她们的记忆中,最难忘的还是那段在“三八”钻机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