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奏响“奋进曲”
——记“河南省地质系统技术标兵”司冬冬
10月13日,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所长司冬冬再次带着地质专家,来到建筑用白云岩矿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改进设计方案……多年来,他坚持依靠专家“贴心服务”,提升团队技术能力,用心做好工程项目,不断为单位发展贡献力量。
编写组里的“得力干将”
2012年7月,司冬冬大学毕业后入职资环二院公司。面对新技术、新规范、新要求,司冬冬在干中学、学中干,开始了“学习长跑”:连“天线”,深学细研专业理论书籍、国家政策文件和相关会议精神;借“外脑”,向有关专家虚心请教,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接“地气”,深入生产一线,汲取实践智慧。
2018年4月,《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调查技术要求》编委会成立,司冬冬被推荐参与编写其中的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技术内容。“虽然做了一些项目、掌握了一些技术,但要编写具有指导性的技术标准,我的能力还有一定欠缺。但我想,既然领导让我做这项工作,我就要全力以赴。”司冬冬说。
那段时间,司冬冬拼上了。他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一整天都忙碌在案头,有时干到太晚,就在简易床上将就一夜。工作中,有些技术标准吃不透、拿不准,他就学习国家及其他省市有关政策文件,向有关专家请教、与编写组的老师们交流探讨……三个月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终于提交付梓。
2020年8月,“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启动,司冬冬再次被选入项目方案编制组。为优质高效完成任务,他每天早出晚归,盯着电脑编写方案、检查数据、核对预算……最终该项目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的“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项目名单。
“别看司冬冬年龄不大,他可是组里的得力干将,业务扎实、工作勤奋,编写的各项资料都能一次性通过审核。”河南省地质专家尹洪岩这样评价。
专家“贴心服务”提实力
2017年1月,不足30岁的司冬冬开始担任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所长。
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是一个新组建的经营实体,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理论多、实践少。司冬冬与职工们“同频共振”,提升团队实力:每周召开项目经验分享会,交流方法、分享体会;带领职工开展野外踏勘,传授思路、讲解方法……
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是司冬冬打造过硬技术团队的又一举措。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承揽河南新乡一废弃矿治理工程后,司冬冬和地质专家李宏伟在审核工程设计方案时发现,多个采坑治理和边坡治理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延长施工工期,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支出。随后,他们向业主方说明情况,及时修改了设计方案。业主称赞道:“司所长,你真是细心,如果没发现这些问题,我们可要多支出几十万元的治理费啊!”
“专家给项目挑出的一个个‘毛病’,让业主‘心花怒放’。”司冬冬笑着说。
按下市场拓展“快进键”
“前些年,单位资质低,项目不好承揽,我们就与兄弟单位合作,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个项目,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信誉。随着单位资质升级,我们依靠业绩和口碑,开始独立承揽工程项目。”司冬冬介绍。
2019年11月,水工环地质研究所独立中标首个项目——河南省(卫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修复工程设计项目。为确保大工程“旗开得胜”,司冬冬两次带领专家现场进行勘查,三次召开设计方案研讨会。最终,设计方案一出便赢得业主方赞赏。“我们采用的倾斜摄影高精细实景三维模型、实景修复模型和无人机摄影等勘查技术手段,实现了设计方案可视化;提出的‘矿产资源利用+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工作思路,不但新增了247亩耕地,而且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司冬冬自豪地说。
近年来,司冬冬的工作领域由自然资源逐步向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领域延伸,服务项目也从废弃矿山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地质灾害治理向绿色矿山建设、土地复垦、地质找矿等业务领域拓展。司冬冬坚定地说:“每接触一项新业务都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既然业主把项目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对业主负责、对当地群众负责。”
“别看这一片大山很美,其实在两年前还是危岩遍布。”9月10日,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司冬冬指着眼前的一处山体说。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鹤壁市各区县共发生17处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研究所承揽了鹤壁市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点勘查、设计、施工工程。司冬冬和技术人员认真踏勘后,因地制宜编写了17项施工方案。“我们对17个治理点运用锚索挡墙、岩石锚喷支护、桩板式挡土墙、落石槽、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等施工工艺,仅4个月就高质量完成任务,为当地群众筑起一道道‘安全墙’。”司冬冬说。
从担任所长时6名职工发展壮大为23人的技术团体,从跟随兄弟单位“双向奔赴”市场到目前“沉浸式”实施一个个项目,从职工人均年收入6万余元上涨到2022年的13.5万元,7年多时间里,“河南省地质系统技术标兵”司冬冬,与职工们用青春音符奏响了一支支动人的“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