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3年10月1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山东局五队发挥地质技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新闻 总局水文局到雄安新区调研 奋楫中流勇当先 善打硬仗的“铁血机长” 扎根一线践初心 地勘成果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扎根一线践初心

——记总局中煤江南(广东局)“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飞

□ 作者 李冬仪

李飞,中共党员,总局中煤江南(广东局)生态公司(勘查院)副总经理、副院长。11年来,李飞历经技术员、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岗位,工作足迹遍布广东、青海、吉林、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长年与荒野为伍、与寂寞为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辛劳的付出践行着地质人的初心和使命。

2013年至2016年,李飞扎根青海,参与完成国家地勘基金项目——天峻县浪琴地区六幅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德令哈市居洪图地区四幅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工作区均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区域面积大,野外环境复杂,没有通信信号,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项目实施非常困难,主要依靠流动作业。其中浪琴项目化探专项实际工作面积1652平方千米,采集样品9337件,野外工作先后圈定了45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划分了2条地球化学异常带,圈定了找矿远景区6个,新发现金属铜矿化点4处、铜矿化信息(矿产线索)1处,并成功立项了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2个,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取得较好找矿成果。

2020年至2022年,李飞参与青海省天峻县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从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到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李飞再赴青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为国家服务的理想信念不曾改变、从未动摇。

在海拔4200米的木里矿区,冒着-20℃的严寒天气,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冻僵的双手常常不听使唤,需要反复揉搓才能继续作业。连续100多天的高强度工作让李飞暴瘦了30多斤。在项目赶工期、抢进度、抓质量的关键时刻,他以钉钉子精神把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时间节点、分项工程等抓得更细、更实、更全面。项目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治理工程、第二阶段种草复绿工程,完成边坡整形114万平方米,修筑便道60.92千米,土石方回填1043.10万立方米,种草复绿8371亩,完成产值约6.3亿元,自觉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责任。项目各项工作得到中央有关部委、青海省各级政府和部门、省级专家组的充分肯定,提前一年实现了“两年见绿出形象”的目标,打造了高原高寒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工程,创造了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奇迹,为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和“中华水塔”贡献了央企力量。

李飞还深度参与了木里项目种草科研试验,与项目组分两批制定了73种对比实验方案,共计1149个试验样品,创造了种草施工“七步作业法”,为矿区成功复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李飞与同事们以项目为支撑,与青海大学合作,成功申报了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高寒矿区冻土-水文耦合作用与生态调控技术及集成示范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负责高寒地区地表生态修复与土壤重构及复绿种草技术研究、木里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渣土改良技术研究、高原高寒地区边坡稳定性及次生灾害防治研究等重点科研项目,较好地指导了项目生产。他认真总结经验,提炼科研试验成果,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12项,参与编写专著2本。参与编写的2项木里项目总结报告分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二十届优质地质报告特等奖、一等奖。

一路走来,有付出、有收获,有汗水、有泪水,李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他说:“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今后,我将继续扎根一线,为祖国的地质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