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江西省兴国县樟木乡,环境清新自然,林木郁郁葱葱,像一幅铺开的美丽画卷。然而,历史遗留的葛纽村页岩矿区域岩石裸露、满目疮痍,山体和道路被一层灰黑色浮尘覆盖,从高空望去,像绿色地毯上一道撕裂的伤口,看着让人心疼。
为了缝合和治愈这道大山的创伤,江西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一群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兴国县自然资源局之“约”,走进这片历史遗留废弃矿区,开始为大山疗伤。
在距离废弃矿山最近的地方“安家落户”
兴国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分多个点建设,樟木乡葛纽和青山背废弃页岩矿区312.78亩,江背镇新建村寨子脑金矿等几个废弃矿区面积191.75亩。
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的是几个30多岁的年轻人,项目经理胡明兵、总工程师陈忠熙都是江西理工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虽然年轻,却是生态修复的专家型技术骨干,学历高、技术精、肯吃苦,经验丰富,工作踏实。为了更好地完成生态修复工作任务,方便在施工一线开展工作,他们不怕污水、扬尘,把居住和办公地点设在了距离废弃矿山最近的一座普通民房内。
技术人员在研究修复方案
项目部不大的房间里,岗位职责表、安全生产标识牌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涂成彩色的施工进度图正显示着项目进展情况。“早日把废弃矿山变成秀美青山,还当地群众一个幸福美丽家园,是我们生态人的责任。”胡明兵说。
整个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落实由总工程师陈忠熙牵头敲定,肖元武、许云鹏则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细节,监督指导施工人员把各个工序一丝不苟地按照施工工艺做细、做实。
“虽然回赣州的家很近,但我们大多是一个月回一次,而且当天来回,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赶工作进度上。”几个小伙子用踏实勤勉,一心扑在项目上。
在烈日炎炎与风雨泥泞中和时间“赛跑”
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主要是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对区域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以前的采矿工程对山体破坏严重,地表裸露,很多遗留的开挖创面扬尘,落石频频,下雨还不时发生坍塌,生态治理迫在眉睫。”负责兴国县江背镇新建寨子脑金矿等3个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项目经理张斌感慨道。
废弃矿区治理前景象
根据葛纽和青山背项目区现状地质环境特点,项目组主要采用大型机械清理危岩浮石,并把以前的废旧石渣开挖回填进坑洞,把陡坡削减构造成台阶,然后在边坡上铺土,种植草和乔木,坡脚建截排水沟、挡墙。
这些修复手段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实际施工却相当有难度。由于施工要求尽量减少原有生态面的破坏,直接施工面狭小,场地高低不平,地形复杂,很多工艺无法采用机械,需要人工作业。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项目组采用了多点施工、错时进度的办法。天气晴好时,集中机械设备进行碎石岩土清理、运输,土方回填等土建施工;阴天或下小雨时,则充分利用降水创造植被生长的条件,尽量多组织人力在坡面种草、养护,提高生态修复效果。这些统筹组织施工的办法,虽然比较繁琐,但是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很有帮助。
“进入六月份以后,天气越来越热,但我们晴天、雨天都可以施工,项目基本不受天气影响。”现场的史皓元告诉我们,“现在工期进度30%,但完成的工程量已超过40%,我们有信心按期完成工作计划。”
在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建功立业”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色地质大队自觉肩负起党赋予的新使命,把事业发展和国家发展、县域经济建设融合在一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们更是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先头兵,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有色地质大队尊重自然,对矿山进行科学治理、系统治理。他们创新“生态修复技术”,在赣南大地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生态修复实践。通过野外、室内试验和大量研究,积累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创新性提出“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滑坡防控与治理”等技术措施。其中,“基于雀稗栽培修复废弃稀土矿山的方法”等多项创新技术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领头人宋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稀土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6部分:稀土矿山》,为国家矿山生态修复事业作出了“有色贡献”。
有色地质大队积极响应江西省“统筹和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号召,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们更是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江西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以实际行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