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鸿鹄志 做力行者
——记江苏局物测队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徐少强
2010年,徐少强带着一丝懵懂来到总局江苏局物测队,正式踏入地质行业。13年间,他跨越过雪域高原、戈壁荒滩、崇山峻岭,也曾远赴马来西亚、伊朗等国,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是工作常态。虽然工作异常艰苦,但他秉承着“山高路远不言苦,任重道远不畏难”的人生信条,坚守初心,将青春汗水挥洒在一线,从一名技术员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项目负责人,用行动诠释着对地质工作的忠诚与热爱。
急难险重“主攻手”
时间拨回到在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金鸿山地区找煤的日子,徐少强所在的工作区位于距西北部罗布泊50公里的无人区。茫茫戈壁,气候干燥,白天紫外线辐射强烈,到了夜晚则是黄沙漫天。
“帐篷内到处都是大风刮进来的沙子,甚至一觉醒来,都能感觉到嘴巴里满是细细的沙土。更难的是工作区附近没有任何水源,生活用水必须去距工作区约100千米的花土沟镇补给。为了节约用水,每天用来洗脸刷牙的水都是定量的。”回想起在无人区工作的日子,徐少强记忆犹新。
由于该区从未开展过物探工作,对于物探方法的选择,徐少强十分谨慎。项目预先计划使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但经过前期踏勘和试验,徐少强认真分析该区地质资料,发现这种方法在该区使用存在弊端,通过分析、试验,最终确定使用瞬变电磁法。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徐少强在多重压力下迎难而上,最终根据瞬变电磁法工作成果,确定了钻孔施工位置,并通过后期钻孔验证,发现该区炭质泥岩、煤、泥岩混合物厚约30米,为该区找煤指明了方向。
在马来西亚茂密的原始雨林中开展物探工作,又是另一番滋味。徐少强和团队每天除了要忍受高温闷热天气及马蜂、蚂蟥、蚂蚁叮咬外,还要提防原始雨林中的熊、大象等野生动物,即使做好万全准备也难免有些担心。
面对恶劣的野外工作环境,徐少强鼓励大家:“环境是可以适应的,工作等不得,干就要干出个样子!”
徐少强每天白天深入原始雨林进行数据采集,晚上和技术负责人一起探讨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的用心与坚守,为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上了“双保险”。该项目共计查明铁矿石300万吨,项目成果得到甲方一致称赞。
技术攻坚“排头兵”
2016年,物测队引进三维地质雷达设备,这是国内首次引进该设备。为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徐少强下了苦功夫。他边学习、边摸索、边总结,虚心向专家请教,很快便掌握了三维地质雷达的使用、处理及解释,并成功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G20杭州峰会道路病害体检测工作中。能够通过掌握的技术手段为国际性盛会保驾护航,他感到很自豪,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
物测队地勘板块整合以来,为快速适应转变,徐少强主动向原地震队老操作员学习仪器操作技术。在经手了多个浅层地震勘探项目数据采集工作,并独立完成各类浅层地震勘探报告的提交任务后,徐少强已能独当一面。
2022年,徐少强参加的泉州浅层地震勘探项目,从设计评审到报告提交,仅有半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为不耽误工期,他晚上外出采集数据,收工后及时将数据整理报送至处理站,等白天处理站反馈后他再第一时间调整到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编写的《泉州市地震风险灾害普查—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报告》填补了泉州市东海新区地质调查工作空白,为东海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创新实践“探路者”
如何利用物探技术助力古文物遗址的保护,对徐少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探索。
实施老虎岭水坝坝体探测工作
在了解到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老虎岭水坝坝体一直存在渗漏问题后,徐少强作为技术骨干积极尝试,利用地质雷达与五千年文明展开了一次“深度交流”。为探明坝体结构,他在有限空间内精心布置测线,按照一定网度对遗址顶部与侧面进行无损探测,通过特殊处理手段对原始数据进行属性提取,最后形成三维数据体,直观高效地描绘出遗址形态及遗址漏水点位置,为后续文物保护做好了技术支撑。
一路走来,徐少强参与的项目创新成果斐然。在宁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不仅查明了宁德市及周边地区海水侵入范围,划分了咸淡水分界线,还利用电法手段成功在宁德市飞鸾镇开展水井选址,为当地政府解决民生用水难题提供了依据。
通过多种物探方法野外试验,徐少强为总结出适合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的物探方法提供了资料,为沿海地区海岸带陆海地下空间探测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参与的宁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质地质报告奖和总局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海陆统筹地区综合物探应用技术研究获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奖。
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韶华行且知。对于敏于行、讷于言的徐少强来说,当他背起行囊用双脚丈量高山时,当他架起仪器用双手探寻地下未知世界时,行动早已胜过万语千言。此刻,奋战在新疆茫茫戈壁的徐少强正心无旁骛,用行动践行着地质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