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研院编制
全国首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发布
本报讯 近日,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承担编制的规范性标准《重庆市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经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核通过,成功发布。该项标准编制工作历时2年3个月,是全国首项针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研究制定的预算定额标准,结合重庆市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地方特点,创造性地融合了土地整治、地灾、市政、公路、水土保持等多方向的定额,集科学性、全面性、适用性于一体。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从排除地质环境安全隐患和复垦原土地属性,向提升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等多目标转变。《重庆市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后简称《矿山预算标准》)立足行业特点,沿用了自然资源部门预算定额体系。重庆市已开展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约80%借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年)(后简称《土整预算标准》),这是自然资源部门唯一发布实施的预算定额标准,经过12年的应用,其预算定额体系相对成熟稳定。《矿山预算标准》总体沿用《土整预算标准》的预算定额体系,在管理及从业人员实际使用中更为方便易懂。
《矿山预算标准》立足矿山特点,制定了合理适用的费用计算方法。针对重庆市矿山生态修复实施规模小、总投资低、其他费用占比高等问题,引导多矿点合并实施,以“≤50万”“50万至100万”“100万至200万”“200万至500万”等区间进行费用分档,确保各类费用占比合理,降低项目投资风险;针对矿山生态修复防范地质安全隐患、“生态地票”、污染防治等特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地质安全调(勘)查、土壤检测、“生态地票”指标测算等费用的构成;针对重庆市项目施工地点偏僻、施工条件较差等情况,进行了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费费率、人工单价、主要材料人力运杂费标准的调整。
《矿山预算标准》立足修复特点,制定了全流程工程体系预算定额。在融合土地整治、地灾、市政、公路、水土保持等多类型预算定额基础上,立足矿山生态修复“消除安全隐患、自然恢复为主、工程修复为辅、兼顾景观”的特点,构建了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地形地貌重塑工程、土壤保护与修复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配套工程为主的四级工程体系,约60种主要工程措施,形成了包括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砌体工程等11章172节2197个子目的矿山修复全流程工程体系预算定额。
《矿山预算标准》立足引导作用,融入了矿山生态修复新理念新技术。强化“尊重科学、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最大限度发挥自然修复能力,融入生态、低碳的新理念,减少混凝土工程及过度景观打造为主的预算定额,补充了喷播、防护网、植生袋等相对生态低碳的定额,进而引导矿山修复从业人员优选工程措施。
邓朝松 杨 赟 丁小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