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中的年味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豫北农村,记忆中儿时的年味最足。
一进腊月,年味开始在村里的村会、村集中蔓延,拨浪鼓声、吆喝声、叫卖声,声声不断:“小钢针五色线儿,顶针儿卡儿糖块儿,红头绳儿皮圈儿,拉炮火机洋火儿,琉璃咯嘣琉璃珠儿……快来买喽!”看到想要的东西,总有些小孩子跟在大人屁股后死缠着要买,拿到东西后便一溜烟跑个没影儿。
在农村,腊月扫房子是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那时每家都在屋里用柴火做饭,时间长了,屋顶会有很多黑黑的下垂的扬尘吊子,过年时每家每户都要清扫掉这些灰尘,去除晦气,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每次清扫扬尘的时候,我们家都要全体出动,父母把扫帚绑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头顶蒙上破旧的衣服,把屋顶的扬尘一点一点清扫下来,我和姐姐则负责把扫落到地下的扬尘围扫成一堆,清理到屋外。扫房结束,我总是弄得黑眉糊眼的,匆匆洗把脸,便满大街玩耍去了。
买年货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之一,一听说大人要去购置年货,便屁颠屁颠地跟着父母爷奶来到村里仅有的一家供销社,幸福欢乐的笑容写在通红的小脸蛋上,洋溢在人群中,弥漫在空气里。供销社柜台上,一排排鞭炮整齐地码放在一起,小孩子在买鞭炮的人群里钻进去拱出来,兴奋得合不拢嘴,没等家长付钱就拽出一个窜天猴跑出去点燃。伴随着孩子的一阵阵高呼,窜天猴唧的一声飞向天空,小孩蹦高儿,大人乐呵,好不热闹欢畅。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人们在“灶王爷”神像前摆放香烛、糖瓜、清水、草料,一来是让灶王爷嘴变甜,好去玉帝那儿美言几句;二来是想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以免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乱说乱奏,清水草料自然是为灶王爷的坐骑备下的,老百姓期盼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现在虽然也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延续,但终究没有那么中规中矩了。
小年一过,春节的序幕就缓缓拉开了。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们拍手笑,穿花衣戴花帽,等不得新年到,东家走西家跑,耍珠儿放鞭炮……年前的几天,大多数的父亲会领着孩子贴年画、贴对联。那个时候,对联都是买来大红纸自己写,或找村里会写毛笔字的文化人写,字体苍劲有力,龙飞凤舞。小孩子们不懂书法,三三两两在旁边凑热闹,时不时还会把文化人的墨汁弄洒一地,被大人狠狠地在屁股上揍几巴掌。写好对联后,父亲在炉子上熬点面糊,然后拿一个笤帚疙瘩,蘸上浆糊,刷在门框上,对联便贴上了。有的孩子帮父母拿拿对子、跑跑腿,有的站在对联前,用手指着,一字一字地念,读对了,大人满心欢喜,夸奖一番;字念错了,则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热闹不过大年除夕,年火点起,火光冲天;窜天猴、烟花飞上了天,家家户户门口、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随之红艳艳的鞭炮纸屑落了一地,喜庆的年味被渲染到了极致。大人们敬奉神灵过后,就开始忙活着煮饺子,孝敬爷爷奶奶、犒赏辛勤了一年的家人;小孩儿更是不着家全村乱串,哪儿有鞭炮声,哪儿就有他们抢拾鞭炮的“忙碌”身影。整个村子里,炮竹散发出的烟气弥漫在空气中,闻着都有一股特别的“年香味”。
记忆中的年,是对穿新衣戴花帽的期盼、是撒野般玩耍的回忆、是乖乖跟随父母串亲戚拜年的亲情、是全家老小欢聚一堂的团圆。尽管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饭菜并不丰盛,但只要家人们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一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说笑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就有欢声笑语、有祈盼祝愿,孩子们拿上长辈们给的毛毛压岁钱便欣喜若狂,那就是儿时记忆中最深的年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