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11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金陵桂香飘满城 光热源 天山间 盛世礼赞 晚秋 煤勘献礼 记忆中的职工子弟学校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记忆中的职工子弟学校

□ 作者 黄 娟 (一局集团)

翻开记忆的书本,那所陪伴我学业生涯9年、教师生涯17年的职工子弟学校又一次在脑海中清晰起来,那些与梦想、青春有关的故事也在一瞬间跃然眼前。

20世纪70年代末,我的父母作为一二九勘探队的职工,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勘探队员们一起转战南北、跋山涉水。1990年,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便从河南汝州来到邯郸地质大院。大院宛如“小社会”,面积虽小,但食堂、商店、洗澡堂、理发店、卫生所等一应俱全,其中,职工子弟学校是我们的乐园。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1977年,职工子弟学校建成。上世纪80年代,子弟学校迎来了“高光时刻”,学校陆续招聘了一批名牌高校毕业的老师,学校不仅有小学、初中,还相继开办了高中和职业中技教育,当时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邯郸市一中的编制而选择留在子弟学校,从这里毕业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数不胜数。1995年,子弟学校与市一中终止合作,大批学生流失,那年我小学毕业,班级原本49人,最后只剩15人留在母校读初中,昔日热闹无比的校园突然就安静了。老师还是当时的老师,并没有因为寥寥无几的学生而有丝毫懈怠,他们开玩笑说,带出研究生班的感觉了。我就是在这些老师的悉心教育下考入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这里。

后来,学校修建了图书室、实验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装置,配备了微机课教学设备,硬件设施可以与市里的学校比肩,校长带领老师们想尽办法招生,学生慢慢地多了起来。

我在新的环境下开启了教学之路。春天,和学生们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笑声洒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夏天,和学生们在树阴下编排“六一”节目,听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秋天,和学生们一起挥舞扫帚清理落叶,看着劳动成果相视一笑;冬天,和学生们在暖和的教室里练字,一起背诵古诗……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也加快了第一勘探局所属教育机构改革的步伐。2022年6月,当最后一批学生毕业离校,那所陪伴几代职工子女的学校,在完成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后,永远关上了校门。

今年中秋回家,我特意去了趟子弟学校。站在大门前,“职工子弟学校”几个字格外显眼。放眼望去,塑胶篮球场有几处斑驳的破损,教学楼前偌大的操场上荒草正在疯长,孤零零的旗杆仿佛诉说着这所学校往日的喧嚣与热闹。

古诗里说: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在岁月的长河中,总会有沧桑变化。我们的职工子弟学校,“亲眼”见证了国家、社会、单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职工生活的日新月异。想到这里,我不禁为它高兴起来,记忆中职工子弟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和那些可爱的人儿依然那样亲切,令人怀念。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