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在望”变“收获满仓”
——湖北局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煤炭地质局驻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高台村工作队以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驻村、驻身、驻心,经过一年的努力,团结带领当地百姓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中跑出新成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丰收在望”变成“收获满仓”。
产销两旺,振兴有盼
金秋十月,走进高台村,只见层层叠叠的梯田之上是金灿灿的稻田,秋风拂过,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与此同时,准备运往武汉的“峡之贡”菜籽油正整装待发。据了解,今年是高台村首年开展油菜规模种植和产油、出售,制成菜籽油近5000斤,成品油销售额近7万元。而“峡之贡”大米也将于近期定点运抵千家万户。
菜籽油和大米均产自同一片土地——“高台村农旅产业体验园”。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令人啧啧称奇,但比这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村民们日益鼓起来的“钱袋子”。“自从有了这个产业园,我们这些年龄大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也有地方工作了,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收入,今年我家在园中的收入能有2万多元呢!”70岁的向良权夫妇喜上眉梢。
盘活资源,产业蝶变
要说“高台村农旅产业体验园”的由来,还得从2021年8月湖北局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高台村说起。
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情及村中山水林田等各种自然资源禀赋,驻村工作队在第一书记杨顺平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摸清土地利用和种植情况。他们发现,高台村一直以水稻种植为主要产业,近年来,随着周边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村民沿线做起了生意,村里部分土地处于闲置荒废状态。
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如何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驻村工作队历经两个月考察调研,在总结村中已有市场主体、合作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村中土地富含硒元素、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及紧邻恩施大峡谷5A级景区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为高台村破局振兴找到了新起点——“种植+加工+市场+旅游”。
几经摸索,方案落地——改变单一种植模式,集中连片从村民手中流转收储土地,实行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建立“高台村农旅产业体验园”,园中采用油菜、水稻两季轮作模式,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形成可观、可游、可购的乡村生态循环体系,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增加村民收入。
冬种油菜,春看花海
思路明确已是2021年10月底,种植油菜季节接近尾声。时间紧迫,说干就干,驻村工作队联合村支“两委”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农户进行动员。村民积极响应,纷纷将自己的土地租赁给村集体。大家早出晚归,抓时间、抢速度,整理土地、起苗栽种。短短15天,150亩油菜种植顺利完成,闲置的土地又恢复了生机。
转眼进入2022年3月,150亩油菜花如期开放,最佳观赏期的油菜花海蔚为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打卡。大峡谷风景区官方抖音平台直播一天收获点赞量超3万次。
5月,赏花地“变身”丰收地。入库油菜籽约1.5万斤,制成的菜籽油无泡沫、无沉淀、清晰透明,经检测,每公斤含硒量高达1.27毫克。目前,菜籽油已注册了“峡之贡”商标,且是高台村开展农旅产业建设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
夏种水稻,秋闻稻香
6月,高台村梯田里又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整地、育苗、插秧、灌排水,水稻种植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铁牛”水牛一起上,仅月余,近百亩旱改水及插秧工作全部完成。同时,油菜秸秆还田作肥料,变废为宝。层层梯田,丰收在望。
金秋十月,稻穗飘香,遍地金黄。经过前期的辛勤耕作,稻穗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目前已全部收割,收获稻谷5万斤以上。产自富硒土壤中的稻米,入口清香软糯,营养更上一层。
建设厂房,精深加工
如今的高台村有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为更好地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做实做优做强村级产业,湖北局驻村工作队决定走农产品深加工道路,筹措帮扶资金建设了小型粮油食品加工厂。目前榨油设备试运行成功,下一步将根据资金状况,适时采购大米加工设备。不久的将来,“峡之贡”富硒菜籽油和大米将相继上市,走上百姓的餐桌。
农旅融合,收获满仓
农旅产业体验园开园一年来,联农带农作用显著,为高台村部分易地搬迁户、土地流转户、部分60岁以上不宜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了就业机会。农忙时节,每天有40人左右在产业园中劳作,有些人除了务工收入外,还有固定的土地流转费用收入。
产品飞出去,游客请进来。根据初步估算,产业园今年将为村集体经营公司产生经营收入35万元以上,实现村级经营公司的自身造血功能,为乡村产业振兴打下较好基础。
下一步,湖北局驻村工作队将继续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利用好高台村的好山好水好土地,通过打通富硒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完善农旅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高端民宿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走稳乡村振兴路,写好增收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