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11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煤勘人 聚星领航 博物馆那些会“说话”的石头 青春之歌 致敬测绘人 心守一抹暖阳 静待一树花开 光热源 筑梦强国 奋斗不息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博物馆那些会“说话”的石头

□ 作者 胡 杰 (江西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

看到“江西省地质博物馆”这个名字,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是巨型的恐龙化石,还是灿若星河的矿石珠宝?或是江西这片土地上神奇的自然神韵?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走进博物馆,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神秘,地球神奇的创造力震撼了看到它的每一个人。以往我们参观的文化博物馆以“千年”为计算单位,而地质博物馆却以“百万年”作为计算单位,一块化石、一颗宝石,甚至一块平平无奇的岩石,都经历了数百个百万年的岁月,它们见证的不是朝代的更迭,而是地球演化的进程、日月星辰的更替,见证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物种消失与新生。

江西省地质博物馆是中国地质博物馆江西分馆,其前身是1927年“江西矿业调查所”设立的“江西地质矿产标本室”和1935年李四光教授创立的“庐山地质馆”。博物馆内设有“地学科普”“江西地质”“局史”三个展区,陈列了形式多样的文图展板、丰富多彩的地质标本、内容翔实的物件史料,配以视频放映、多媒体查询、场景再现、声光电等设施,充分展示了江西大地近20亿年的历史变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江西省地质局的辉煌历程。

走入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整块盗蛋龙类化石和一整副距今已有6600万年的龟化石。博物馆将江西从早元古代至今20亿年的地质演变浓缩在一张张展板上,向参观者、向岁月、向未来一一呈现。一块块在灯光下光彩夺目的矿物标本让我目不暇接,一个个制作精美的地质模型让人们叹为观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博物馆内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三个地质公园的综合模型。相关材料表明,江西省已发现有17种类型的地质遗迹资源500多处,以变质岩、花岗岩、砂岩岩体地貌景观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最为著名,其中又以庐山地质公园、三清山地质公园、龙虎山地质公园为典型岩性的地貌景观。庐山是变质岩地貌和著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也是水体遗迹中的湖泊和瀑布遗迹,三叠泉沿冰阶飞泻而下,落差达150多米,它集山、江、湖之美为一体,融地垒式断块山地貌与砂岩断崖飞瀑、冰蚀地貌之最于一山;三清山是花岗岩峰林地貌,以奇峰、怪石为独特景观,有奇峰48座、怪石52处,像树林一样耸直;龙虎山是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受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了色红、顶平、崖陡、麓缓特征的地貌,成为“丹山环碧水”的独特风景。千奇百怪的地貌,千变万化的地质构造,给本就神奇的赣鄱大地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这些地质工作者们更加想去探索那层面纱后的精彩。

这所有着60年历史的江西省地质博物馆,述说着、记载着、见证着江西地球科学和地质事业的曲折发展,又汇聚、积淀了丰富的自然精华和无形资产。江西省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只是化石,更是在数十年沧桑中积淀的江西地质人百折不挠的科学探索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