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10月3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政治·文化 湖北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架起家访“连心桥” 筑牢廉政“防火墙” 厚植人才土壤 注入发展动能 图片新闻 从“门外汉”到“内行人”做党务工作的用心人 安徽两淮控股集团“三位一体”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煤田简讯

版面翻页
政治·文化
03

江苏局南稀金石公司:

厚植人才土壤 注入发展动能

□ 作者 刘玉峰 程 保 孙雨微

在支撑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中,人才是第一要素。江苏煤炭地质局山东南稀金石新材料有限公司党委坚持从干部选拔、人才培养、政策激励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能够解决公司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的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锻造敢闯敢干、勇于开拓的销售队伍

公司坚持“产品+技术+服务”经营理念,销售团队紧盯市场、抢抓机遇,当好“火车头”,做好“先头兵”。他们全面对接客户需求,创新销售模式,开拓经营渠道,优化客户管理,提高公司产品占有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稀土金属市场,公司销售团队创新营销模式,始终储备1~2月的订单量。为避免价格波动引起的市场风险,销售团队详细考察市场,加强与下游客户、经销商沟通,以销定产,提升公司风险把控力。

2022年,公司开发新客户9家,稀土产品销量增长20.94%,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8.22%,合同储备同比增长29.11%。同时,公司先后与12家优质客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与多家稀土企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壮大攻坚克难、技术高超的研发队伍

为发挥高技能人才领军作用,公司出台《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科技激励政策》,以提升人才整体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选、育、留、用”一体化人才制度,搭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平台,持续加强科研经费投入,激发全员创造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

在生产一线,技术团队组建“节能降耗党员突击队”,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狠抓节能项目推进,在改进筑炉工艺、优化炉体结构和加强数据考核等方面持续发力。研发的高效节能开炉方法和稀土电解槽烘炉装置,使开炉效率提升了62.5%,开炉稀土原材料消耗大大降低。通过优化改造电解炉槽型结构,单台炉产能提升了15.6%。

随着生产电耗突击目标的实现,全年可节电35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吨,硬核助力“双碳”目标。

历练甘于奉献、高效运转的生产管理队伍

聚焦精细管理。公司实行“严把入口、控制过程、确保结果”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新制定《稀土电解技术规程》2项,修订5项。管理的精细化,使各类稀土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一次合格率再提升1.54%。管理人员与车间一线人员比例由1∶10提升至1∶20左右,管理效率大幅提高。

聚焦降本增效。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革新生产工艺。优化筑炉工艺和台板、卡具结构,生产用电单耗由8.63千瓦时降至7.9千瓦时;延缓石墨坩埚及阳极损耗速度,设计钨阴极保护和修复方法,使钨阴极的使用周期由1年提高到2年以上。设计专门控制电路、烘片装置,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聚焦安全生产。各生产车间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推进安全生产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电解车间获评江苏局“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车间”,公司荣获山东省“绿色工厂”称号。

培育敢于担当、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才队伍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人才选拔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对党忠诚,政治素质过硬,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作为选人的主要标准,以实践论英雄,凭业绩用人才,营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

目前,公司领导层80后占到1/3,中层干部80后占到83%,年轻干部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

同时,公司党委把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高、创新能力突出的员工纳入人才库,作为公司“十四五”发展的关键力量和重点培养对象,注重多岗位交流、历练,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厚植人才土壤。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