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10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如歌岁月 感恩同行 二十大,新征程之庆典 今夜,我手捧月光 地勘儿郎志冲天 沁园春·颂党的二十 光热源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如歌岁月 感恩同行

□ 作者 张梅华 (江苏局三队)

江苏省常州市新堂北路119号,是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三队的原办公基地。2017年7月,三队完成搬迁后,对于路人,这里只是换了一座新的建筑,但对于老三队人,这里却承载了几十年的记忆。

1989年秋天,我从小桥流水的苏南小镇来到位于“煤城”的徐州煤校求学,从此开始了一段与煤炭地质行业的不解之缘。

毕业后到三队参加工作时,我看到办公室里大姐珍藏着“三八钻机”的合影。背景中的野外钻机披着那个年代统一的“外衣”,照片中的人们目光炯炯,斗志昂扬,绽放着发自内心的笑。我不禁想象着自己成为照片中的一员,扛起钻具站在队伍之中的模样。

1992年11月,我参加工作刚满一年,三队承接了首个非地勘项目——连云港灌云沂河大桥桩基项目,这类业务在当时统称地质延伸业。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单位抽调了机关大部分力量参与项目施工,我被安排到野外负责日常核算工作。正值严冬,寒风大雪中,施工条件非常艰苦。但在施工现场,职工们毫无怨言,风餐露宿,上下一心,克服桩径大、地质条件差、环境恶劣等困难,一边施工,一边摸索,最终于1993年5月17日圆满完成新沂河大桥灌注桩72根桥桩,经检测均为合格柱,为单位赢得了信誉,并在施工中形成了“沂河大桥精神”。当时,我与同事们就住在项目上“南北通透”“可观天地”的野外临时宿舍。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在工作上各负其责,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多年后看来,那段时光仍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世纪末,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勘探市场“僧多粥少”。三队在煤炭地勘项目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积极寻找转型出路,成功拓展了盐井勘探领域。从那时起,江苏盐井勘探施工市场就逐步有了三队一席之地。凭借过硬的施工质量和市场信誉,三队又将优势范围不断扩大到四川、陕西等地,并持续至今。

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煤炭行业迎来了曙光。2002年煤炭“黄金十年”开始,单位的业务量不断增加,经济总量也逐年上升,我所在的财务部门工作更加忙碌。除了做好日常核算、财务管理之外,到施工现场了解生产进展、赴各地催要工程款也是不容忽视的本职工作。2011年国庆节假期前夕,我在安徽淮南某煤矿办理好事项,又在凌晨2点出发赶到淮安某盐矿,最终说服甲方领导提前结算工程款。2015年年底,在山东王楼矿,大雪没过了膝盖,我和项目经理多次赴甲方驻地商榷,最终结算了拖欠多年的尾款,连夜返回常州。在大雪纷飞的2016年跨年夜,我还奔波在路上……一桩桩事犹如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2015年我于三队退休,有了更多的时间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山区、革命老区的面貌日新月异。在山间,在路上,在连绵的皖浙丘陵地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标语醒目。在去往西藏的318国道边,我还激动地拍下了“感恩党、爱祖国、守法律、奔小康”的标语。藏区牦牛遍地,藏民家里装饰精美,生活富裕。从藏民家里悬挂的画像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他们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敬仰与热爱。

这几年,我多次参加三队党委召开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座谈会,听听单位在机构、人员、产业等方面的新变化,感受三队稳定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走进崭新的办公大楼,我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那张三队旧址拆迁的照片。老基地拆迁,拆走的是钢筋水泥,拆不走的是我难忘的记忆;新基地修建,修建的是三队美好的明天,更是退休职工对三队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念。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已胜利召开,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继往开来,再续华章,让我们一起向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前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