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10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参与的省级重点研发任务专项获批立项 通力合作 助力转型升级 土壤“三普”,我们来了 完成麟北丈八三维项目 用青春和汗水追寻地质梦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河北局环调院:

土壤“三普”,我们来了

□ 作者 刘腾腾 李少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俗话说,耕地是百姓“米袋子”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土壤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土壤普查是查清和保障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方法,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系统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2022年,“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启动。

烈日炎炎的8月,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土壤“三普”团队奔赴石家庄市鹿泉区,开展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试点工作。项目组全体成员发扬“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谱写环调院人服务“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新篇章。

初心使命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端稳资源饭碗,祖国的需要就是环调院人前进的方向。在“一心向党、爱国奉献”精神的感召下,怀着“地质报国、强国有我”的满腔豪情,环调院派出了1个土壤剖面调查组,6个表层土壤调查组,共21名工作人员,负责鹿泉区土壤“三普”试点315个表层样点和10个剖面样点的调查采样任务。

烈日下的奋斗故事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工作人员在持续3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中,起早贪黑、朝五晚九地连续作业。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土壤普查任务,项目组中,无论是“老领队”,还是“新成员”,都严格遵守要求。他们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收拾行装,中午休息时也只能席地而卧。有的试点在山上,他们就带上少量的面包和矿泉水,以便轻装上阵。劳累了一天,晚上九点以后才能回到驻地。深夜,各领队还要开会统计一天的工作量,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并讨论如何提高效率,整理土样,分装、编录信息等事情。每一名团队成员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很多同志20多天没有回家,没有一个人因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时间长而抱怨和退缩。

高温中的热情

北方七八月的庄稼地,地表温度达40多摄氏度,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环调院有一群迎难而上的“逆行人”穿梭于玉米地、丘陵果园和田间,在滚滚热浪中,头顶烈日、挥汗劳作,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炎炎烈日也无法阻挡这个年轻团队逆行的脚步。

路险

土壤采样点哪有几个是在美丽的景区,大多数在山上。没有路,大家就手拿镰刀,硬生生地砍出一条路;下过雨的山路十分湿滑,车上不去,他们就手拿肩扛各种设备。他们走过比人还高的玉米地,玉米叶在他们的身上、脸上留下了划痕;他们踏出了多少“新路”,就用汗水灌溉出多少芬芳。虽然有长衣长裤的防护,但依然无法避免各种划伤和蚊虫叮咬。然而这一切阻挡不住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大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彰显在土壤普查工作中。

恶劣天气

随着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困难接踵而来,不确定的因素——雨天,是最影响工作进度的。然而焦急地等待雨停后,又迎来湿热难耐的“桑拿天”。户外作业不仅给身体带来疲惫,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一群群黑乎乎的蚊子团,尤其在傍晚时分,扑面而来,无法躲避。泥土地伴随着湿热的天气比干热更让人难受,但是环调院的“战士们”却从未停息,坚定地穿梭在田地间。

后勤保障

土壤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是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行政人员,都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现场的艰苦没有磨灭他们的激情,特别是行政部门的同志,他们不仅承担着司机、物品运输等任务,在测试点位多、工作量大时,他们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遇到技术难题,更是一起想办法解决。他们还充当摄影师,为大家拍照,为每个“战友”留下宝贵的回忆。

巾帼不让须眉

地质工作者身处野外,条件异常艰苦,但是环调院的青年女职工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在项目工作期间,她们不娇气、不服输,无一人请假,有的员工甚至坚持到结婚前一天才离开队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的担当和责任。

安全生产

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落实工作成效的根本保障。在确保生产安全和防护到位的前提下,项目组安全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常态化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大家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由专人管理物资,及时梳理现有库存,重要医疗物资实行应保尽保、顶格配置,进一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提高野外项目的后勤物资保障能力。

圆满收官

经过20天的艰苦工作,9月8日,环调院按计划完成取样工作。工作中,全体工作人员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也提高了该院的专业技术水平。下一步,环调院将运用普查结果,为鹿泉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