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07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做薪火相传的煤田人 初见木里,重现绿色 光热源 稀土之歌 钻工赋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做薪火相传的煤田人

□ 作者 王 浩 (贵州局一五九队)

一九八七至二〇二二年,三十五个春华秋实,弹指一挥间。身为煤田地质勘探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怀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煤矿。

忆往昔峥嵘岁月。三十五年前,我怀揣学校毕业分配报到单和一个青涩的梦,来到当时地勘公司一五九队。如今,符合三十年工龄,本该五十岁退休的我却依然奋战在一五九队基层一线。仔细算来,我是“勘二代”,我的前辈是全国各地“好人好马上三线” 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煤田大会战,万马战犹酣,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煤田勘探的壮观景象,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而我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我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沧海桑田,也经历了煤田地质系统“西电东送”的黄金十年。我是忠诚践行“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煤田人;正是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养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质精神。正是这“三光荣”“四特别”的地质精神成了我人生道路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最好诠释,更是我经受到人生坎坷时“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源头活水。

不是地质人,很难体会地质工作的艰辛。套用我多年前自嘲的那句话:“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走近一看是搞地质的。”这就是那个年代地质人的真实写照。

搞地质的人,草帽、劳动布衣裤、大头鞋是标配。太阳越大越出发,因为通视条件好,我们带上干馒头、一壶水、一个罗盘、一把地质锤、一个放大镜和几幅地质地形图,一天行走几十公里,像蜜蜂一样在云里雾里辛勤地“沾花采蜜”。我这双天阴天晴能成为“天气预报”的老寒腿,就是那个年代地质工作送给我的最好“纪念品”。

记得我工作的第一个勘探项目是盘南矿区马依西井田,这里平均海拔1700多米,最高峰2030米。我在这个勘探区工作七年,住的是铁皮活动板房,它逢热就热,像蒸馒头的蒸笼一样;遇冷就冷,人在里面就算盖上两床被子也冷得像条冬眠的蛇,要是赶上下大雨,还可以欣赏“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交响曲。

我们常常迎着晨露、披着晚霞,人在山间走,雾在耳旁游。这里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几条U形峡谷,使我望“谷”兴叹 。这里地质地形结构复杂,崇山峻岭、千沟万壑,随处可见“天坑”“地缝”“一线天”等自然奇观,虽然现在它们已经成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当时这里常有毒蛇疯狗伤人、蚊虫叮咬。因物资匮乏,有人为了填饱肚子乱吃野生菌而中毒,也有人因山路崎岖而命悬一线,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改革开放初期,我放下牛鞭,穿着草鞋,坐上拖拉机到县城参加高考。今天我穿着运动鞋或皮鞋,乘坐高快或高铁在祖国的大地上遨游。曾经“人无三分银” 的贵州人,今天兴高采烈地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前年是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建局六十周年,我局举办了大型局庆文艺系列活动,随着声、光、电高科技影像徐徐展现,我看到了人背肩扛、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地质勘探队;看到了点起火把融冰取水打钻的“三八”红旗手;看到了衣衫褴褛、头戴草帽肩扛塔尺的测量队员。我也看到了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旗下的火铺矿、老屋基矿、三角树矿、月亮田矿、土城矿和新建设计能力120万吨的马依煤矿。我还看到了依托马依煤矿“西电东送”的响水电厂和依托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的盘县电厂。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就是贵州局六十年来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煤田地质人上下求索、寻求真理、坚持信仰、实现理想的最美画卷。

作为贵州局一名普通党员,我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作为“勘二代”,我既是演员也是观众。煤燃尽,火种已保存。我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好“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讲好贵州局开拓进取的感人故事,在未来寻找清洁能源和煤炭开发利用中尽自己绵薄之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