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04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一年之计在于春 基层动态 图片新闻 多措并举做好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工作 江苏远方获得7项专利授权 脚步丈量大地  匠心成就未来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一年之计在于春

——山东局物测队菏泽三维地震项目施工侧记

□ 作者 王 晶

晨,五点

三月,早晨五点,天还是黑的。在一个乡村里,曹西源师傅已经起床开始做饭了,炊烟从微光的厨房里渐渐升起;在项目部,穿着红色工作服的队员们陆续起床……这是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菏泽三维地震工地野外现场的一个场景。

菏泽三维地震项目施工面积近30平方千米,是物测队近年来承担的最大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200余名项目施工人员带着先进的数字地震仪器和系列配套设备奔赴现场。

带队的项目经理是有着31年一线施工经验的杨秀东。十年前,他曾连续带队扎根新疆沙漠戈壁,在地质勘探现场战天斗地,每年驻扎近十个月,最多的一年连续在野外施工351天。

“内地施工,最大的困难就是障碍物太多,车辆无法通过,因此都依靠人工。这个项目施工面积大,人员多,安全、质量、效率都要兼顾,组织生产人员要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杨秀东说。

晨,六点半

六点半,吃完早饭,队伍开始集结开工前会。在杨秀东安排好当天施工内容后,分管生产的地球物理勘查党支部支委成员谢文伟对野外生产安全再次作了强调。

由地震仪器车打头,十几辆工程车整齐地开往测绘人员已经标定好的项目施工现场,前站、后站、钻井、放线等人员也浩浩荡荡地奔赴野外现场。

农田里的麦苗已经返青,在阳光照射下,远远望去,仿佛披了一层薄纱。由于所有机械都进不了田地,测线铺设完全靠人扛。20多条红色测线同时铺设,农田里都是地质队伍红色的身影,场面十分壮观。

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共有两名:项目负责人是80后高级工程师刘兴金;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人员是具有丰富经验的60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宝水,负责对本次项目工地进行实时地震数据处理。

刘兴金是甘肃人,但他已经在山东工作生活了16年,也在地质野外一线摸爬滚打了16年,承担过多个大型三维地震勘探和省市财政基金项目,现场所有专业技术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都由他负责。

“村庄比较多,也比较大,给项目实施带来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不断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设计内容。”刘兴金说。他每天跟着队伍穿梭在各条地震测线上,尤其是2月试验完成后,项目工地全部铺开,他要跑遍每一个村庄,面对蔬菜大棚等障碍物,不断对现场施工参数进行实地优化。

中午,十一点半

中午,地震施工现场不能停工,伴随着一阵阵地震勘探特有的爆破声,送饭的面包车奔波在十几公里长的各条测线上,以便不同工种轮流吃饭。从十一点半第一批仪器车操作人员开始,往往送完最后一个野外工作岗位已经是下午两三点,直到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吃完饭,送饭的师傅才开始吃饭。

馒头、咸菜再加一个鸡腿,就是他们中午全部的饭菜。没有饭桌,大家都蹲在地上吃午饭。

“喝水是个大难题,因为野外施工太忙碌,很多工种只顾拿着干活的工具,所以带水杯的人很少,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午吃饭的时候,给大家发一只塑料袋,灌上水,有些挂在车辆后视镜上,有些挂在路边小树枝上,施工人员把塑料袋戳个洞,仰着头就可以喝了。”谢文伟说。

晚,七点

“每天收工的时间不是很确定,因为要完成当天的工作量,一般大概是七点左右。”杨秀东说,他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天气,耽误工期不说,收工的时候也特别麻烦。

傍晚,太阳渐渐隐去最后一道光芒,工程车的灯不约而同地亮了起来。繁忙热闹的乡村终于在夜晚恢复了平静,在项目驻扎的地方,又升起了袅袅炊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