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悟感恩
□ 作者 卜有军 (甘肃局庆阳院)
每到清明节前的一段时间,总能沿着回家的路风驰电掣一番,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山山水水和辛勤劳作的乡亲,掠过视线忽隐忽现的各色纸花,便是乡亲们在用现代文明祭奠祖先、寄托思念、心悟感恩。
清明前后,以祭祖的方式自发团聚、省亲,目的就是让五湖四海的家乡人不要忘记本根。家永远是避风的港湾、停靠的码头,家乡是下次远航的思念、身在异乡的眷恋。
其实,无论是春节团圆,还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都是对家乡惦念的理由。家乡是一个梦,童年是梦的开始。渭水源头便是我梦想成真的起点。在那里,我似懂非懂地学会了“1、2、3、4、5……”懵懵懂懂地会写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这个无忧无虑、寓学于乐的年代积累的认识、接受的知识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让我终身受益,助力我一次次成长、成才、成功。
又值一年清明时,自然要赶回心心念念的老家。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祭祖方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守正创新。清明恰逢农忙时,紧凑庄重的祭奠活动结束后,乡亲们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生产生活中。我作为一名地学从业者,深刻理解清明含有明洁的深意,对于清明从“烧纸”到“挂纸”,再到“摆放花束”乃至“网络送花”的进步,感到由衷的欣喜。一次次的变化,是乡亲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寄托思念中弘扬新风尚,在心存感恩中迈进新时代。
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应传承感恩之情,为家乡做点什么。如今我已步入中年,每逢佳节悟感恩的意识愈加强烈,但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做起,只能在一次次漫步渭河岸边时,或默默祝福,或分享给家人:渭水源头,我一生魂牵梦绕的圣地,未来必当充满美好的憧憬。因为,你的未来不是梦!是清新明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