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2年02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要闻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与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公示 宁夏局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事业活力 物探院全力打造煤田物探冠军企业 浙江局梳理总结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江苏局“十四五”开局成绩满满 放牧海洋

版面翻页
要闻版
01

放牧海洋

——记省资源勘查开发行业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山东局一队高级工程师郝义

□ 作者 甘 芬

郝义在海上作业

海边,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正弯腰测着什么,单薄的身体和宽阔的大海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他随时都可能被一阵海风吹走;慢慢走近,只见他穿着一件沾满沙子、黑红两色的工作服,裤角卷了好几个折,露出大半个小腿,被海水打湿的上衣紧贴着他那黑黝黝的胸口,从脸上零星散落的胡茬可以看出,他已经很疲惫了。当我们走到他跟前才发现,他那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脸上绽开了笑容。他就是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一队高级工程师郝义。

郝义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专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海洋地质工作。他凭着敬业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实践能力,获得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科学技术奖、省资源勘查开发科学技术奖、日照市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和2020年度山东省资源勘查开发行业科技突出贡献奖。

2016年10月19日,由中国工程院金翔龙院士担任首席技术顾问的山东局一队日照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成立,之后随着李广雪教授、李三忠教授、鲍献文教授、王楠博士的加入,一支实力雄厚的先进海洋技术团队带着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探索着“科研带动、由浅入深”的海洋产业发展模式。而这支极富生机与朝气的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团队,成为新时期海洋科考、勘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郝义也担起了海洋项目负责人的重任。

“虽然我们进军海洋没有几年,但是我们有院士工作站的技术优势,近年来,我们在海洋地质领域实现了很大突破,向省自然资源厅,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科技局等部门申报了不少海洋项目,也获批了多个项目。”郝义说,“山东省海洋工作‘8573’思路正不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团队的十几名年轻人就是要抓住这个节点,强化海洋地质勘查研究与开发,加快海洋地质生态建设,尤其是保护好沿海海滩与海洋牧场。”

2017年至2021 年,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团队完成了近千万元的各类海洋项目,实现了拓展和延伸海洋地质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渗透着团队成员的汗水和泪水。

2018年夏天,海边的地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海岸带沙滩调查需要不断地采集海洋样品,为了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样品采集需要从河流上游 8 公里的位置开始,逐渐向海洋靠近,每隔 1 公里就得从海边取一次样,一次采样样品不低于1.5公斤。

不是所有的海岸都有美丽干净、视野开阔的海滩。郝义和团队成员在人迹罕至的海边看着游客们看不到的真实大海,越靠近海岸地貌越差,采样难度也越大,岸边的芦苇和各种植被混杂在一起,密密麻麻打结交错,车辆根本无法通行,他们只能扛着设备从起点徒步向海边行进。海边的湿气非常大,一阵阵热浪从海面袭来,一会儿工夫,大家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了。

这些施工的年轻人为了不被海边的植被划伤,无论温度多高、湿度多大,也得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随着他们越来越靠近海岸,采的样品越来越多,负重也越来越大。但是即使包裹得很严实,他们的手和脸也难免会被植被划伤,当身上的汗渍触碰到伤口时,疼得他们直跺脚。

但海边作业的困难远不止于此,在采集砂质样品时,样品采集位置正好在海边水流分叉口的黑色淤泥上,为了采到合格的样品,他们只能撸起裤脚蹚水过去。随着水下沉积的松软淤泥越来越厚,越往里走脚陷得越深,海边的淤泥就像看不见的黑手,不断地把他们往海水里带。为了不被淤泥吞没,他们通过绳索把自己和岸上的人拴在一起,由于越陷越深,绳索也不断从腰间往上滑动,直至滑到胸口,他们才接近采样点。

“你们不想活了,去那里面捉什么鱼!”一个在海边干活儿的老大爷火急火燎地从远处跑来,大声吆喝着。

“大爷,我们在工作,搞勘查、采样……”说完郝义向岸边指了指拉绳的人,这群年轻人顾不得和老大爷多解释,继续抓紧绳索不断向更深处摸索。为了不被淤泥困住,郝义费力地把一条腿抬了起来,然后后面的同事用手拽着他的脚,他再弯腰下去,经过努力,终于到达采样点把样品采集上来,而岸边最远的同事距离郝义已经超过了100米。当他们死死拉着带着腥臭味的淤泥到达岸边时,老大爷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夕阳西下,他们背着样品开始往回走。因为这次在海边施工的人员比较多,所以只能一部分人跟着车回去,剩下的人乘坐公交车。

“太臭了,太臭了。”公交车上的乘客捏着鼻子躲着他们。“你们乘下一班车吧,我们这车人满了。”他们接连等了两辆公交车都没坐上,眼看就要天黑了。虽然心里满是委屈,但郝义作为项目负责人,还是劝大家说:“驻地不太远,试试走着回去吧。”

“后来我们真的是走着回来的,回到住的地方,脚底都磨出了水泡,到了驻地门口,双腿一软,才发现那不听使唤的双腿一直抽筋。”郝义和同事开玩笑地说,“终于知道触电是什么感觉了。”

除了在海岸采集样品,海洋调查还需要出海作业。郝义和团队成员最怕出海时风平浪静,作业时狂风大作,甚至到了一些无人区,连停船靠岸的地方都没有。

有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抛锚点,他们就蹚着海水将仪器扛在肩上运上船。海上仪器配件较多,只能来回多跑几趟。等他们安置好勘探仪器开始作业的时候,平时宁静的海面也开始跟他们作对,船体在海浪的作用下摇晃得很厉害,很多人出现了晕船的症状,郝义更是呕吐不止,但他不敢有丝毫放松,时刻盯着电脑看数据是否正常、航线有无偏离。由于工作区有较多的渔业养殖区,经常会碰到漂浮的网绳,因此他们还得随时关注水下的仪器是否被网绳挂住,一旦挂住,就要赶紧停止施工,必须立即处理,确保仪器安全。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郝义完成的海洋调查及科研项目均以优秀级通过了评审,得到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地调院、山东省地质科学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等教授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项目的完成,也为日照市乃至全国海岸带沙滩修复治理提供了示范参考。

“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这是郝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云帆沧海,前方等待这群年轻人的将是大海上风风雨雨的考验,他们正驾驶着海洋勘探的船只,坚定地航行在时而平静、时而汹涌的大海上,为海洋强省战略的实施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