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1年11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我家的抗疫故事 与风雪共舞的地质人 光热源 别样青春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我家的抗疫故事

□ 作者 富 华 (甘肃局一四五队)

一张张“口罩脸”、一个个志愿者、一封封感谢信,诉说着甘肃人民同心抗疫的决心和信心,也演绎着无数大爱无疆的抗疫故事和烟火深处的平凡岁月。怀着敬畏与感恩之心,我也想讲讲我家的抗疫小故事。

自今年10月甘肃疫情发生以来,我家的抗疫主力——梁先生,作为张掖市明永镇下崖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成员之一,吃、住、工作都在村上。设立卡口、封闭小区、张贴标语、不分昼夜巡逻值班、组织村民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测量体温、心理疏导、为村民买菜并送货上门、帮村民打扫街道,件件都是小事,但件件都体现着他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的使命和担当。梁先生虽没有签承诺书、没有按红手印,但他的实际行动胜过一切豪言壮语。此次疫情期间,他关心村民多于关心自己的家人,关心孤寡困难老人多于关心自己70岁高龄的父母。假如不是亲身经历,我或许会认为以前那些感人至深的无私奉献都是纸上的文字,感动的只是自己的内心和情感。可如今自己的先生做到了,也让我在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第一次由“内人”变为了一个“外人”,一个梁先生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思理会的最亲的“外人”。但我无怨,梁先生也无悔。我们虽是世间最平凡的夫妻,但在抗疫的日日夜夜里,梁先生的心是无私的、火热的,他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村民安好。我理解他也支持他,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像我一样,盼望着在一线抗疫的爱人早日归来。

梁先生坚守一线抗疫,我便顺理成章成了家里的抗疫骨干。每天及时关注疫情发展变化和对封控、管控、居家隔离人员的最新要求,及时告知家人按要求做好居家隔离。与家人一起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向单位、儿子所在学校、家人所在社区报备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情况。每天在家做好消杀、通风,督促家人餐前洗手、用盐水漱口等。就在我自认为一切都做得很妥当之时,由于骤然降温,公公受凉得了重感冒,但家里没有感冒药。就在我一筹莫展,准备求助社区志愿者之时,婆婆找到了自己珍藏的艾草、甘草和板蓝根,又加了点生姜和葱蒜,一服简单的中药就这样制成了。公公按此配方一连吃了好几天,病情渐渐好转了。公公这次感冒让我意识到,在疫情防控期间,家里要是有老人、孩子,仅仅储备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是不够的,还应储备一些感冒药、肠胃药,以备不时之需。

抗疫期间,最先“足不出户”的就是学生,儿子在家当起了爷爷奶奶的抗疫讲解员。他给爷爷奶奶讲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防治,为何要居家隔离。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年人抗击疫情,他还让爷爷奶奶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嘘寒问暖的同时,告诉大家最好少出门、不出门,如果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儿子在做好宣讲“副业”的同时,学习的“主业”也没落下。学校停课不停学,每学科的主讲老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开始了网上授课。看着丰富多彩的课件和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我真心觉得抗疫期间的网课不愧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既可以让孩子们熟悉电脑操作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缺课不缺学,可谓一举多得。儿子每天早上8点准时早读,9点上网课,11点左右网课结束,下午3点开启“疯狂书写”模式,直到下午6点结束一天的学习。看着用心学习的儿子,我很是欣慰。

公公婆婆每天都关注着疫情的新进展,只要在新闻上看到有感染者被治愈出院,或者无新增病例时,他们都会开心地讨论一会儿。公公是个急性子,每当小区里通知做核酸检测的喇叭声响起,他都会第一时间穿好衣服冲下楼,还总说:“天太冷,别让医生等。”我被公公这样的精神感动着,感动于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面对抗疫这样的“大事”,一点都不马虎。公公婆婆在做好个人防护和配合核酸检测的同时,还经营着自己的“小爱好”。婆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鞋垫,绣着各种漂亮的花朵和可爱的小动物。公公拿着一张永远写不完的毛笔水写布,写着他脑海里存储着的唐诗宋词,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还会叫孙子点评哪个字写得好,或是与孙子比比谁写得更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和家人虽不能像那些可爱可敬的医护人员一样在一线冲锋陷阵、无私奉献,但也不是毫无行动的旁观者,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这场“战斗”,和全体甘肃人民、张掖人民一起奔赴胜利的终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