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1年11月1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中国煤层气资源综合评价与勘查关键技术研究 山阴县新增耕地指标成功交易 “三个平台”打造人才成长高地 山东局:模块化管理建起应急救援新体系 基层动态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山东局:模块化管理建起应急救援新体系

□ 作者 穆 宏 赵松刚 诸葛雷

近日,刚刚建成的山东省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救援中心)新基地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全国抢险救援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现场会的观摩点,救援中心向客人展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抢险救援专业装备、精彩的抢险救援案例及迅捷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这支队伍,是山东省唯一的专业化矿山钻探应急救援队。2004年以来,共转战全国9个省份,实施钻探救援19次,开展救援指导2次,挽回矿山财产损失超百亿元。其中,2015年在平邑石膏矿垮塌事故救援中,抢在“死神”之前打通第一个生命通道,创造了“世界第三例、亚洲第一例”通过钻孔成功救人的奇迹;2018年连续参加省内外抢险救援3场,累计时间达10个月,其间兵分两路同时参加2场救援,创造了连续作战的新纪录;2021年在栖霞笏山金矿事故救援中完成“难度最大”钻孔,孔深628.82米,创近年来地面打钻救援深度之最。

2019年以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把抢险救援确立为全局重点建设的五大制高点之一,救援中心建设全面提速升级。新基地投资1亿余元,占地近百亩,配备了T200XD、T130XD、T685WS等全系列进口钻机,拥有各类先进设备380多台(套),固定资产达1.93亿元。特别是救援中心自主编写的《矿山钻探应急救援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引入模块化管理理念,探索构建了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专家先行 科学救援

模块化,通俗地讲就是在处理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时,将救援要素分解成多个独立的、互相作用的组件,不同组件设定不同的功能,通过一定的逻辑和科学管理手段联合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翻开《指南》,“人”被放在突出位置:“矿山钻探救援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设置队内、队外两个专家组,并按照专业设置多个小组。”

《指南》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模块化分组配备,在“地质水文及测绘专家”和“工程专家”两大部分之内,又根据专业领域与可能出现的救援类型,提前适配组合成若干模块,从而节省了救援时人员选配的时间。

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是:“第一时间赶赴救援现场!”救援中心无论身在何处,一旦接到指令,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救援现场,并且在途中就开始接收有关救援信息,进入工作状态。

地质分类 提前施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矿山钻探救援,“敌人”就是矿区的地层,掌握其地质构造,是科学施救的关键。

《指南》依据地质构造,将山东省主要矿山分为“鲁西北鲁西南鲁西煤炭矿区”“淄博莱芜临沂枣庄煤炭矿区”以及“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分别详细分析地质特征,警示应注意的因素,提出适合的救援工程类型以及适配钻机、钻井结构、施工方案等,组合为一个个模块。就像提前开好了药方,一旦险情发生,救援人员对照模块,就能立即对症下药。

《指南》对地质特征分析非常细致,比如在“鲁西北鲁西南鲁西煤炭矿区”部分指出:“松散层发育厚度大、未固结、含多层沙层,成孔困难(缩径),救援工程需要穿过井巷工程时,要防范沙及水溃入井下。”山东局二队总工办主任陈东兴介绍,这是山东省煤田地质人几十年矿区勘探资料的积累,是对长期施工经验的总结,来源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每次新的救援完成之后,救援中心都会及时总结,不断补充完善救援技术档案,作为今后救援的技术参考。今年栖霞笏山金矿救援结束,《指南》中增加了如下内容:“(胶东)金矿区一般是岩浆岩岩体内构造破碎带成矿,岩石富水性差,但极不均一,救援钻孔仍需进行止水设计。”

设备精良 成组配套

抢险救援,时间就是生命。大型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运抵现场并迅速开钻,是成功救援的前提。按照模块化管理理念,救援中心将设备进行“配套成组”,泥浆泵、柴油动力组、电能动力组、空气压缩机都“编队入列”、成组存放;各种配件“打包”入箱,集中在特制的“工具房”“钻杆盒”中,平时检修维护,战时“抓”起来就走。就连救援现场设备摆放的位置、对场地的要求也形成了模块,提前发给前线指挥部,这边装运设备,前线已开始整备场地,为尽快开钻赢得时间。

设备成组遵循救援先后顺序,“先用先装先走”,“一开”设备抢先出发。库房空间布局也纳入模块化管理,可实现三个车间、六台车辆同时吊装。

正在各地进行生产作业的钻机也被纳入到救援管理系统,依托信息技术实时掌握设备位置、状态,确保随时就近征调设备参加救援。今年8月,青海柴达尔煤矿发生冒顶事故,救援中心立即征调二队正在该省施工的钻机,不到3个小时就赶到现场。

为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救援中心结合实践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柴油机与泥浆泵之间原来是用皮带连接,组装起来费时费力。技术人员将其改为用万向节连接,中间安装一个耦合器,两个设备“一对接”即完成。钻机T685WS的动力头原为固定的竖直形式,对接钻杆时需要从下方上举钻杆,费时费力还不安全。技术人员将其改造成可倾斜的活动装置,钻杆可在倾斜状态下顺利对接,解决了原来的难题……类似的改造有十多项,大大提高了效率。

人机适配 定人定岗

在队伍管理上,救援中心分成“钻探救援”“注浆救援”“后勤保障”几大模块,覆盖了救援的整个流程。其中“钻探救援”和“注浆救援”又根据救援装备配置情况,设T200、T130、T685、水2000、石油30等9个小队,做到人机适配、定人定岗、各司其职。

队伍建设坚持“专常兼备、平战一体”的管理理念,平时生产演练、战时抢险救援。人与设备相对固定配置,增强了其对设备性能的掌握,人熟悉设备“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样”。

后勤保障是救援的坚强后盾。救援中心将依托山东局开发建成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标准化、动态化、智能化,做到基础数据、仓储管理、审批流程和清查盘点规范化、标准化。

二队队长王效勤说:“通过模块化管理,我们将整个救援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了规范化、集约化,实现了快速高效。”今年栖霞笏山金矿抢险救援中,凌晨1点30分接到指令,王效勤立即带领专家出发,上午9点30分赶到现场;2点30分,6辆满载设备的重型车辆开出基地,奔驰700公里,于下午2点30分到达指定现场。王效勤说:“距离上我们没有优势,但是我们反应迅速,是第一支到达现场的专业化救援队伍。”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