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1年06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副刊·广告 渣滓洞忆革命英魂  红岩精神永驻心间 端午怀古 光热源 粽子飘香大孤山 端午节

版面翻页
副刊·广告
04

渣滓洞忆革命英魂 红岩精神永驻心间

□ 作者 杨 玲 (二勘局集团公司)

5月12日,我来到山城重庆,开启了短暂的旅途。此行,我除了想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还要怀揣崇敬之情去探访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渣滓洞、白公馆。我们一行两人乘坐轻轨,来到了距离市区近20公里的歌乐山麓,由于白公馆正在整修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又继续前行来到了渣滓洞。

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这里地形独特,三面环山,前临深沟,位置十分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

从轻轨站下车,我们步行前往,虽然只是短短一千多米的道路,却走了很久,尽管如今已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但依旧可以感受到其位置之隐蔽,道路之崎岖。我们多次上山下山、踏过层层台阶后,终于到达了景区的大门口。由于不需要购买门票,只需提前预约填写个人信息,大家都整齐有序地排队刷身份证进入。

进入大门后,沿着山路慢慢往里面走,可以看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岗亭,历史的画面不断重现在脑海中,仿佛可以看到曾经那个警备森严的集中营的景象。渣滓洞看守所的四周是阴森森的碉堡、暗哨、铁丝网,整个院落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内院有放风坝、16间男牢和2间女牢,外院是办公室、刑讯室。刑讯室大门紧锁,隔着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还保留着审讯时用的刑具。看到一件件生锈的刑具和阴森的房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敌人凶残狡诈的嘴脸和革命者无惧无畏、宁死不屈、钢铁般坚强的姿态。

内院的牢房,只有几间保留着原貌,剩下的房间内布置了纪念墙,有每一位革命烈士的生平简介。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我们最为熟知的江姐(江竹筠)就被关押在这里。这些烈士被关押进来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满腔热血的年纪。他们长期忍受着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叛变,不消沉,坚信中国的革命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他们的生命大都结束在1949年11月27日这天,在解放的号角已经吹响,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进牢房一角时,被关押的200多名革命者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最终仅有15人生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因此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老党员和年轻党员,手捧鲜花,佩戴着党徽,每个人的表情都庄严肃穆。

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记录历史的一篇篇文字,还有各种简报和图片。其中一间展室中介绍了小说《红岩》的作者,也是“绣红旗”故事真正的主人公罗广斌的事迹。1949年10月1 日,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第一面举世瞩目的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一个崭新的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白公馆、渣滓洞后,革命者们欣喜若狂,罗广斌用自己的一床红色被单和狱友们一起用几个纸剪的五角星做了一面红旗。由于关押他们的监狱与世隔绝,他们凭想象做出了这面国旗,表达他们对胜利的向往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可以想象他们是多么的激动,他们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成为现实。尽管不能走上街头和大家共同庆祝,尽管仍在阴冷潮湿的牢房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尽管不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伟大景象,但他们在心中欢呼雀跃,彼此用眼神互相祝贺,传达喜悦之情。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革命英雄虽已逝去,但英勇事迹却流芳百世。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为我们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用不屈的灵魂为我们塑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昨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的解放,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应当坚定理想信念,接过先辈的旗帜,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红色基因力量在新时期彰显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肩负起新时代责任与使命,奋发图强,立足本职,发扬革命的好传统、好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