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1年05月3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要闻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局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压实压细 走深走实 获2021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栉风沐雪党旗红 众志成城勇担当 “杨”帆启航  气“宇轩”昂 我学习 我践行

版面翻页
要闻版
01

栉风沐雪党旗红 众志成城勇担当

—— 木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第一项目部风雪夜抢运草籽侧记

□ 作者 张海霞

5月2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于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第一项目部的全体同志而言,“5·21”不是“5·20”甜蜜过后的延续,而是“5+2”七个工作日后“0”休息的坚持和笃定。

近一段时间,他们的心都是焦灼难耐的。尽管木里夜晚的温度会降至-10℃左右,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但在这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的节骨眼上,窗外的一片片雪花仿佛都化作了一滴滴热油,烧着大家的心。为了能在6月20日之前完成种草复绿任务,他们日夜赶工,推进前期土壤重构工作。奈何天降考验,接连的大雪天气拖延着工作进度,让所有人寝食难安。“木里的雪哪是雪,分明就是刀子,一刀刀扎在项目人员的心上。”

5月21日下午4时左右,在项目部全体同志的翘首期盼中,3辆载着草籽的大卡车终于平安抵达驻地。此时,天上又下起了“刀子”。在这远离人群的高原地区,没有装卸工人可找,没有机械工具可以依靠,为了让这47.33吨、2051袋希望的种子尽快入库,免遭雨雪淋湿,第一项目部党员突击队全体人员20余人投入到这场“草籽保护战”中。

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大家推选高大威猛的邵彬担任现场副指挥,在车顶插上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开始了最原始的负重前行。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雪地里,他们背着50斤重的草籽,脚下踩着足有20厘米深的淤泥,弓着腰,像不知疲倦的蚂蚁一样,来来回回,出出进进,历经6个小时的鏖战,硬是将2051袋草籽从车上搬进了库房,平均每人搬了100袋以上。他们中的十几名同志下午刚从工地回来就投入到搬运工作中,没来得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一直干到了夜里12点。高强度的工作让大家大汗淋漓,汗水混着雪水湿透了头发、衣背,实在干不动了,就躺在草籽堆上喘口气。这场“战斗”,始终没有一个人退出,他们喊着劳动号子,相互加油打气,用第二天早上提前的早饭时间激励自己扛一袋、再多扛一袋……他们团结向上、满腔热血,没有抱怨、没有懈怠,只有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等到草籽全部搬运完,每个人都变成了“小灰灰”,从头到脚,一身泥泞,好多同志由于用力太久指甲缝被撑得鲜血直流。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每个人都走出了2万步以上的运动量。

青海煤炭地质局(青海中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李永红作为一名老地质人,看着如此振奋人心的劳动场景,激动地说:“这些年轻人,真是好样的!这就是地质人应有的硬作风。”

青海局团委书记王鸿飞说:“我会始终铭记这一天,与兄弟们顶风冒雪战斗,尽管很累很累,但是那一刻,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生活在一个安逸的时代,对能否经得起困难的考验总是缺乏验证。经过这一番热火朝天的劳动,我坚信自己可以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读到的那些革命先辈一样无所畏惧地战斗了。”

保护好这些草籽是打赢木里地区生态环境保卫战的保障,第一项目部的党员突击队和项目部成员以青海煤地人“自强、奋进、实干、担当”的精神,展现出了在急、重任务面前央企人靠得住、顶得上的风采,展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团队精神和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的决心与勇气。

种草复绿工作还在继续,不管还要克服多少困难、经受多少考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高高飘扬的党旗的引领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的第一项目组成员定能全力以赴,书写高海拔复绿的奇迹,将草原还给草原,以决心践行初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