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0年12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要闻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煤长江地质集团 总局8个成果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江苏研究院与中国矿大低碳能源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一勘局以“硬科技”为“十四五”开局起步 勇于接受挑战的高原战士 做“透明地球”的扛旗者

版面翻页
要闻版
01

勇于接受挑战的高原战士

—— 记勘研总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方惠明

□ 作者 王丹丹

方惠明,现任勘查研究总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面临急、难、险、重多重考验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中,他带领勘研总院相关技术团队,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任务,不愧为地质行业的高原战士。

不辞劳苦 勇于担当

8月12日,勘研总院领导通知他:“惠明,木里项目很紧急,你第一时间过去。”他立即安排好手头工作,于第二天一早直奔青海木里。全体队员在青海天峻县集合完毕后,以总局首席专家王佟为组长的青海木里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团队正式成立。方惠明跟随团队一同上山进行现场勘查,详细记录下每个问题,下山后赶写治理方案,并和技术团队深入研究讨论方案细节,力求尽善尽美。有一次,他们接到紧急通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要听取5号井工程设计方案的汇报,时间很紧,大家都认为时间根本来不及。在众人为难之际,方惠明挺身而出接下了任务。随后他带领2名同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按时完成了方案编制,使汇报得以顺利进行。

以身作则 树立典范

青海木里矿区所在的高原海拔四千多米,长年气候寒冷,氧气含量低。在这里开展野外地质调查,需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有人说,高原气候寒冷,野外工作很艰难,到时候干不好会很难堪,不如不去。对此方惠明的回答是:“艰难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每次都请缨出战,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一线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为支持项目,勘研总院后续抽调精干人员,派出12人的野外工作技术团队。队伍里许多同事刚到山上就出现了干咳、头晕等高原反应。“小郑、小黄是第一次上这么高海拔的山吧,大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放松心情,如果情况严重尽快和我说。领导们都在坚持,我们年轻人也不能落下。”方惠明安慰并鼓励着年轻同志。无论条件如何艰苦,身体如何疲惫,他从无怨言,早出晚归地忙碌着。在他的带领下,白天,队员们带着GPS、地质锤、罗盘和野簿在山间行进,顶着强烈的紫外线,采集岩样、水样,观察地貌,记录地质点;夜间,加班整理调查资料,十几个人挤在一间简陋的板房里居住。由于缺氧,高原反应一直伴随着队员们,但他们从未停歇过。历时1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方惠明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木里项目预定的64平方公里的水、工、环、灾、生态野外地质调查工作。

身兼多职 干劲冲天

方惠明在职业生涯中,曾被授予总局 “优秀青年标兵”“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煤炭地质局“立功个人”“十佳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但他深知,技术研发永无止境,成绩只代表过去,每一个新项目都是新起点、新挑战。他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迎接挑战,以一颗赤子之心,为地质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这一次,木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总体方案、勘查施工设计编写及野外调查工作都需要多方面技术专家,方惠明主动向院长汇报情况,组建技术攻关团队。随后,勘研总院根据项目需要前后共派出17名各类专家参与项目攻关。团队成立后,方惠明承担了统筹责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要一边盯着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案等的编制,一边带领队伍开展野外调查。为此,他不得不在木里和西宁两地来回奔波。他坚守高原一百多个日夜,每周七天,每天朝五晚二,可谓披星戴月、风雪兼程。在此期间,他不舍得请假归家,将照顾老人与幼子的重任全部交给了柔弱的妻子。他素来沉默寡言,虽从无豪言壮语,但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在关键时刻,以舍我其谁、奋勇争先的态度担当起艰巨的任务,冲在高原生态修复治理的艰苦一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方惠明看似单薄的身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在木里项目中以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作出了表率。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和技术团队一起,会将“高原战士”的精气神持续发扬下去,以实际行动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战线科研人员的排头兵形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