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3-0045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0年07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要闻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鄂西大地觅“大矿” 化勘“铁军”铸辉煌 中煤建工专题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浙江局强化合规经营 推进依法治企 中能化发展建设集团党委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墨香迎局庆 物探院与涿州市政协密切沟通共促企地发展 使命担当铸就干事创业“压舱石”

版面翻页
要闻版
01

鄂西大地觅“大矿” 化勘“铁军”铸辉煌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透视

□ 作者 高 超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2020年4月,中国地质学会公布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承担的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磷矿勘探项目榜上有名,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这一成果,不仅为湖北省保康县脱贫攻坚提供了资源支撑,也使我国粮食生产的“中部粮仓”更加充实。

大矿富矿 八年磨成

“共提交磷资源储量 5.9 亿吨、P2O5平均含量23.54%,其中Ⅰ级品富矿资源量 4348.7万吨、平均含量 31.80%,控制规模5800×2800米,单一磷矿体厚度约12米,是典型的大矿富矿。”谈到这一成果,项目首席专家汤从寿很自豪。

堰边上矿区位于湖北宜昌磷矿东部整装勘查区范围内,区内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沟谷纵横,毒蛇、旱蚂蟥、马蜂窝等随处可遇,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工作艰辛程度不言而喻。一条自矿区东侧由西流向东南的黄马河成了每次野外作业必须问候的“熟客”。项目任务紧急的时候,冬季蹚过河水,便成了家常便饭。但为了找到矿、找大矿、找好矿,湖北化勘人克服各种困难,依旧扛起找矿大旗,让热血青春深植于鄂西这片热土。

堰边上矿区于2012年1月由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取得普查探矿权,勘查面积为16.80平方千米,勘查矿种为磷矿。

2012年至2017年, 尧治河公司委托湖北院对矿区进行了持续的地质找矿工作,先后完成矿区普查、补充普查、详查工作,累计查明中磷层(Ph2)矿层332+333资源量563692千吨,其中332资源量145239千吨,333资源量418453千吨;下磷层(Ph3)矿层低品位矿333资源量8249千吨。

自2017年11月开始,湖北院累计在矿区完成1∶5000地形测量16.80平方千米、 1∶5000地质填图16.80平方千米、1∶2000勘查线剖面测量9.0千米、1∶2000水工环地质调查16.80平方千米、钻探工程量18750米、槽探500立方米,从而使矿区地质工作提升到勘探程度,为尧治河公司开展矿山设计、将资源早日变成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奠定了基础。

一个成果 双重效益

汤从寿表示,从不同角度审视,这一成果双重效益明显。

从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看,湖北省保康县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紧靠神农架林区。虽然201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保康县退出贫困县,但该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依托并不多。除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小水电外,磷矿开发及磷化工业是全县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柱。单靠磷“一条腿走路”,是保康经济发展的典型写照。

保康县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其“一条腿走路”作了最准确的诠释:2010年前11个月,在将磷矿开发企业以整合形式压缩30%后,全县磷矿开采、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16%,磷矿上缴税费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1%。

支柱产业磷矿开采加工能力达100多万吨,转化能力达50万吨以上,村民不再外出谋业,人人有路子,家家有分红,基本都去村里企业上班。现如今,当地村民“打工经济”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人人当家做村主”的逆袭正强势打卡。

从对粮食安全的保障看,这一成果增强了我国近距离、低成本的磷肥供应能力,有利于我国粮食的增产增收。

磷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之一,被喻为粮食生产的“粮食”。与粮食主产区集中在中东部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磷资源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与湖北省的磷资源相比,这些地区的磷肥运到中东部粮食主产区,除了要增加运输成本外,还会给交通部门带来一定的运输压力,甚至会因运输不及时而耽误农时,影响当季的粮食产量。

因此,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早在2017 年,湖北省就将磷矿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加大磷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磷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加大了宜昌磷矿东部、深部找矿的统筹工作。据相关数据,湖北省自2011年实施找矿战略行动以来,截至2017年年初,累计投入地质找矿资金57.95亿元,其中磷矿资源新增储量35亿多吨,使省内磷矿资源储量达63.4亿吨,超过云南,排名跃居全国第一位,大大夯实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廪实粮仓”。

科技创新 撬开天窗

“这一成果表明,实现找矿突破除了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外,还要坚持全过程的地质科技创新。”湖北院副院长郑门关说,湖北省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在鄂西,受黄陵背斜和神农架背斜控制,鄂西磷矿层均为隐伏矿床,大部分埋藏深度为1000米,最深达1700米,且地表还有密林荆棘覆盖。在找矿难度极大的情况下,近年来,湖北院累计在鄂西勘查并经评审备案的磷矿资源储量就达30多亿吨,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找矿全过程的地质科技创新。

谈起科技创新,汤从寿如数家珍——

开展地质成矿理论创新,为找矿突破提供指导。以古构造控制成矿理论为指导,湖北院地质技术人员在学习相关同类矿产成矿理论、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勘查区找矿成果的综合研究,总结出了宜昌磷矿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磷块岩沉积的最佳古地理环境是与古海相连的局限台地由于上升洋流带来磷源,成矿最为有利的场所是环境突变的边界地带,如台缘枢纽带;生物有机质作用对成矿起重要作用,贯穿了成矿的全过程……

开展深部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踢好找矿突破的“临门一脚”。针对深部钻探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湖北院先后开展的钻探工艺和技术方法创新包括:

发明了木制钻孔架桥(止水)装置,具有可靠、可操作、成本低的特点,不仅避免了用金属材料架桥(止水)装置入孔后有金属残留在钻孔里的隐患,而且巧妙地利用了绳索取芯工具。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该发明的专利申请。

研发了抑制炭质泥岩缩径钻探工艺。在勘查区的磷矿层之上,存在多层含炭质泥页岩,遇水时易膨胀,造成孔内缩径。钻探技术人员创新性地在泥浆中添加腐植酸钾助剂,通过泥浆中饱和浓度钾离子的反渗透来抑制地层中钾离子的溶解,形成了针对性极强的抵制炭质泥页岩地层缩径的钻探工艺。

(下转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